看词语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

官名。① 国王师傅。相传殷朝已置,西周、春秋战国沿置。《礼记·文王世子》: “师也者,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”,“《记》曰: ‘虞、夏、商、周有师保。’”其后不设。西晋武帝复置为王国官,掌辅导诸王。后避讳改为傅。南朝宋复旧,六品。齐、梁、陈沿置。梁十一班,陈四品。北魏、北齐亦置。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(493)定为三品上,二十三年改三品。北齐三品。隋朝王国置,员二人,从三品。唐朝王府置,员一人,从三品,掌辅正过失,睿宗景云二年(711)改为傅,玄宗开元二年(714)废,旋复置。②执政官。掌出入王命,统辖众官。殷周皆置。《大克鼎铭》: “师华父克王服,出入王命。 ”③殷周军队统帅。 《师㝨簋铭》: “王若曰: ‘(师㝨),今余肇命汝率齐师”,“征淮夷。’”《尚书·洪范》: 八政,“七曰宾、八曰师。”孔颖达疏: “师,掌军旅之官。”亦指军事参谋。《史记·孙子吴起列传》: “(齐威王)以田忌为将,而孙子为师,居辎车中,坐为计谋。”④乐官之长。殷周置。多通晓乐理,精于演奏,亦有为君王顾问者。《史记·殷本纪》: “(帝纣)于是使师涓作新淫声、北里之舞、靡靡之乐。”《史记·晋世家》: “悼公问治国于师旷”。


1、官长。《尚书·益稷》:“州十有二师。”注:“郑云:师,长也。”《周礼》天官中有甸师、医师、追师等;地官中有乡师、族师、胥师、贾师等;春官中有肆师、乐师、卜师等;夏官中有弁师、牧师、圉师、山师、川师等;秋官中有土师等。

2、执政官。殷、周置,掌传达王命,统帅众官。《大克鼎铭》:“师……出入王命。”

3、军队统帅。殷周皆置。《尚书·周书·洪范》:“八政:一曰食,二曰货,三曰祀,四曰司空,五曰司徒,六曰司寇,七曰宾,八曰师。”疏:“师,掌军旅之官,若司马也。”

4、军师,高级参谋。《史记·孙子吴起列传》:“齐威王欲将孙膑、膑辞……于是乃以田忌为将,而孙子为师,居辎车中,坐为计谋。”

5、乐官。殷周皆置,掌乐师乐工,以精通乐理、长于演奏者任之。《史记·殷本纪》:“(帝纣)好酒淫乐,嬖于妇人。爱妲已,妲已之言是从。于是使师涓作新淫声,北里舞,靡靡之乐。”

6、太师的简称。周置,掌劝导君王,引其向善。《国语·周语上》:“史献书,师(上)箴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知府事

    官名。宋、辽、元各朝地方行政机构府之长官,简称“知府”。详“知府”。官名。宋置,为府的最高长官。《宋史·职官七·府州军监》:“诸府置知府事一人。”也简称知府,虽非正式官名,也为一府的长官。到明朝,知府

  • 勒令致仕

    官员降罚方式之一。《明史》卷二一零记明嘉靖时, 吴廷举以右都御史改南京工部尚书,肯辞, “且引白居易、张詠诗, 语多诙谐, 中复用‘呜呼’字。帝怒, 以廷举怨望, 无人臣礼,勒致仕。”清制则对年老有疾

  • 开封府权知府

    官名。即“权知开封府事”。北宋开封府牧、尹不常置,多以权知府事为实际长官,掌劝课民众、听断狱讼、屏除寇盗及户口赋役之事。

  • 沿海缺

    清朝外官缺分之一。属此缺者有江苏之太仓、上海等十县,浙江之仁和、海宁等十七县,山东之诸城、胶州等七州、县,广东之东莞、香山等十三县,福建之闽侯等九县之佐贰、首领官。其历俸升擢与边俸同,俱三年俸满有政绩

  • 中书五房

    官署名合称。隶中书。北宋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前置。孔目房掌文武升朝官及刺史以上、少尹、上佐、卫佐、伎术官、堂后官进奏、除授,及知州、通判差遣之事; 吏房掌后妃、诸王、公主封册,驸马除拜,

  • 枢密院都承旨

    官名。五代时设枢密院承旨、副承旨。宋沿其制,有时又增设都承旨、副都承旨,掌承宣旨命,通领院务。参看宋朝孙逢吉《职官分纪·都承旨》、《文献通考·职官·枢密院都副承旨》。参看“承旨”条、《宋史·职官二》。

  • 禁止

    官制用语。①受到弹劾的官员不能进入殿省。《宋书·百官志》: “二台奏劾,则符光禄加禁止,解禁止亦如之。禁止,身不得入殿省,光禄主殿门故也。”②官员犯罪后,被关押在监狱之外的禁处,称禁止于某处,即软禁,

  • 立节中郎将

    官名。三国吴置。为领兵武职,屯于柴桑(今江西九江)等军事要地。陆抗自建武校尉迁此。官名,三国吴置,为领兵将官,掌帅军征伐,或驻守一方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陆抗传》:“赤乌九年,迁立节中郎将,与诸葛恪换屯柴

  • 丞相掾

    官名,汉置,为丞相属吏。丞相府分曹办公,每曹长官为掾,掌曹事,副长官为属,佐掾掌曹事。《汉书·严延年传》:“其父为丞相掾,延年少学法律丞相府,归为郡吏……后为丞相掾,复擢好畤令。”

  • 包衣骁骑参领

    官名。清朝内务府三旗包衣骁骑营中掌治各旗营务之官员。康熙十六年(1677)设,每旗五人,共十五人。以内务府郎中兼充,从三品。掌管关防,督率佐领审查人丁,办理应试,挑补披甲,监督领放俸饷,查报贤孝节义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