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词语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

①官署名。春秋时齐国置。掌管地方军事。《管子·小匡》三乡为属,属有帅。五属一大夫。武政听属,文政听乡”。②属吏。《周礼·天官·冢宰》:“帅其属而掌邦治。”汉朝泛指三公府和郡县等官府各曹的属吏,各曹主管称掾(掾史)副则称属。故有掾属令史属、御史属等名目。三国·晋、南朝、北朝魏、齐均置。晋朝以前大抵诸曹各级一人,每府有属一、二十人; 又有不署曹之散属。东晋以后仅户、仓等少数曹设属,品级自五品至七品不等。


1、官名,两汉公府和将军府皆置,位低于掾而高于书佐。掾为正、属为副,掌诸曹事。《后汉书·百官志》:“司徒……掾属三十一人;司空……掾属二十九人;将军……掾属二十九人。”

2、属官。《尚书·周官》:“六官分职,各率其属。”

3、行政区名。《管子·小匡》:“三乡为属。”《国语·齐语》:“十县为属。”《礼记·王制》:“五国为属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策问

    选官制度。汉朝皇帝常常将经义及政事方面的问题书之于策,召纳臣民应对,谓之策问,为当时选拔人才常用考试方法之一。

  • 右熊卫将军

    官名。渤海国十卫之一右熊卫次官,置一人。

  • 明法科

    科举常科科目之一。汉代以明法为察举的科目之一,唐以明法为科举的常科,属于法律科目。试律七条,令三条,全通为甲第,通八为乙第。五代时明法科或停或复, 宋于雍熙二年(公元985年)置明法科,兼习三小经。景

  • 五威后帅

    官名,属五威将,掌佐五威将班符命于天下。详《五威前帅》条。

  • 都督诸路军马

    宋朝都督全称。参见“都督”。

  • 州记室书佐

    州门下吏名。东汉时公府置记室令史,掌章表书记文檄。《晋书·职官志》记晋代于司州置记室书佐,而南朝《宋宁州刺史爨龙颜碑阴》有记室一人,书佐一人,是各为一职。

  • 邑人

    官名。殷朝始置。西周沿置。掌邑的行政长官。《殷虚文字外编》第三四片: “癸酉卜,王贞,自今癸酉至于乙酉,邑人其见方印不其见方执,一月。”官名。西周时置,为乡遂组织中乡的长官,见《师䢅鼎》

  • 飙武将军

    官名。将军名号。南朝梁置。武帝天监七年(508) 定为武职二十四班中的十二班,普通六年(525) 罢。武官名。南朝梁置,为加官、散官性质的将军, 秩第十二班。

  • 长乐宫

    宫名,帝母所居。有时也用来代指帝母太后。其所属官吏有长乐少府等,掌长乐宫。参看“长信宫”条。

  • 协统

    参见“统领官”。清代军制,两标(团)为一协(旅),协置统领,又称协领。参看“协领”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