官名。明朝上林苑监长官,设一人,正五品。详见“上林苑监左监正”条。
官名。清朝光绪二年(1876)设。正二品。辖副使一人。二等、三等参赞各一人,二等、三等通译官各一人,一等、二等书记官各一人,商务委员一人。四年,设神户大阪正理事一员,长崎正理事一员,横滨、筑地正理事一
武官名。北齐设置,用以褒赏勋庸,秩从七品下。
官名。北魏置。孝文帝太和十七年(493)定为从九品中,二十三年复次职令,未见。
官名,秦汉皆置,掌执戟在殿陛下值班。《后汉书·虞延传》:“成大呼称枉,陛戟郎以戟刺延。”《汉书·惠帝纪》:“谒者、执楯、执戟、武士、驺比外郎。”注:“应劭曰:执楯、执戟、亲近陛卫也。”
官署名。元朝地方监察机构,由提刑按察司改置,隶陕西行御史台。
御厩名。唐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(公元696年)置仗内六闲,分别以飞龙、祥麟、凤苑、鹓鸾、吉良、六群为名,亦称六厩,各厩以奉御为主官。以殿中丞检校仗内闲厩,以中官为飞龙使,掌六厩之事。
官名。掌历法制订。春秋时鲁国置。《左传·哀公十二年》: “冬十二月,螽。季孙问诸仲尼,仲尼曰: ‘丘闻之,火伏而后蛰者毕。今火犹西流,司历过也。’”隋朝初于太史曹置员二人,从九品。唐朝太史局(太史监)
官名。三国魏置,为中署长官,七品。官名,三国魏置,为中署长官。详“中署”条。
官署名合称。明初中书省、大都督府及御史台三衙门的合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