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词语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将兵右将军

将兵右将军

右将军,为汉朝重号将军,位次上卿,掌征伐或驻守。职为右将军而领兵在外者称将兵右将军。《汉书·冯奉世传》:“右将军典属国掌惠薨,奉世代为右将军典属国……皇帝问将兵右将军,甚苦暴露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选调

    官场用语。宋朝选人在七阶中逐阶升迁,称选调。因难出常调,故又称选海。

  • 军伺

    军中杂职官名。太平天国设置,每军帅四人,官阶为职同卒长,掌侍应杂务。

  • 显文

    宋朝显文阁省称。

  • 察兽

    官名。三国吴置。《太平御览》卷九二四《孔雀》引《晋书》: “孙皓时交趾太守孙谞贪累,为百姓所患。会察兽邓荀至,擅调孔雀三千头。”一说即察战之误。

  • 上林令

    官名。西汉置,秩六百石。初隶少府,武帝元鼎二年(前115)后改归水衡都尉。掌上林苑中禽兽宫馆之事,有八丞二十尉。东汉以来改置“上林苑令”,亦或省称上林令。南朝梁、陈复置,隶司农卿,管理苑囿园池。北齐不

  • 小宗师下大夫

    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 (556) 置,北周沿之。天官府宗师司次官,正四命。佐宗师中大夫掌管宗室事务,隋文帝开皇元年 (581) 废。官名。北周置,见“宗师中大夫”。

  • 殿内将军

    官名。即殿中将军,隋朝因避讳改。左、右卫各置十五员,正八品上,参列军府,出使劳问,文帝开皇六年(586)罢。

  • 左武卫大将军

    官名。隋朝十二卫大将军之一,置一员,正三品,总府事,并统诸鹰扬府。唐朝沿置,掌宫禁宿卫,凡翊府之翊卫、外府熊渠番上者,分配之。宋朝置为环卫官,无定员,无职掌,多以宗室为之,亦用为武臣赠典或武官责降散官

  • 新建陆军

    清末编练的新式军队,简称新军。中日甲午战争时期,清政府派胡燏棻在天津的小站训练“定武军”,光绪二十一年 (公元1895年) 又命袁世凯接办扩编,称“新建陆军”;张之洞也在署两江总督任内编练“自强军”,

  • 织染署令丞

    官名。北齐太府寺有司染署,隋沿置。炀帝时改属少府监,又置司织署,各设令及丞。大业五年(公元609年)合司织、司染为织染署。唐沿置,令一人,正八品上;丞二人,正九品上;又有府、史、监作、典事、掌固之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