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子内直备身别将
参见“太子内直备身五职”。
参见“太子内直备身五职”。
官名。明朝巡抚兼理军务之职。其地原设有总兵官,则称赞理军务。
官名。西魏、北周天官府膳部中大夫外膳上士属官,正一命。
指各部门次于正职的副长官,亦称副贰、副职。
官名。南宋置,属太史局,掌刻漏进牌之事。
官名。①相传殷朝为辅政大臣之一。《礼记·曲礼下》: “天子之五官,曰司徒、司马、司空、司士、司寇,典司五众。”郑玄注: “此亦殷时制也。”西周为三公之一。亦作“司工”、“大司工”、“大司空”。《盠方彝
教佛最高神职。受皇帝供奉。始设于西夏。仁宗仁孝时期帝师名波罗显胜,师号贤觉,并有讲经律论、功德司正、偏袒都大提点职务,受俱足封号。曾与仁宗同署名详勘佛经。元朝于世祖忽必烈至元六年(1269)始设,由乌
清代文选清吏司的内部机构。掌管拟选满汉双单月月选官缺,列名具奏,月官人员引见。设经承以办理事务。本处成立前,其职任分属求贤、开设两科。
见“牌符”。
官文书名。宋朝皇帝遣使慰问群臣、进贡使者,或有所赐与,由翰林学土撰“口宣”。采用四六句文体,文首多云“有敕”。
见“作坊使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