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词语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大司徒

大司徒

官名。①相传为周天子执政三官之一。《礼记·王制》: “百官各以其成,质以三官。大司徒、大司马、大司空,以百官之成质于天子。”②春秋战国置。宋国为六卿之一,执国政。鲁国亦称大左司徒。《鲁大左司徒元鼎铭》: “鲁大左司徒元作善鼎。” 齐国或省称大徒。《齐素命镈铭》: “余为大攻厄,大史、大徒、大宰,是以可使。”③《周礼》六卿之一,为地官之长。掌国家土地图籍、户口,管理土地使用、诸侯封邑、人民教化。属官有小司徒中大夫二人、乡师下大夫四人、 上士八人等。 西魏末、北周仿《周礼》建六官,复置为地官府长官,亦称“大司徒卿”。正七命。参见“地官府”。④三公之一。西汉成帝以丞相、大司马、大司空为三公,同号宰相。哀帝元寿二年(前1)以丞相之名不见于经书,改名大司徒,列大司马之下。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七年 (后51)去大字,改名司徒,历朝因之。后亦作为司徒的代称。唯十六国汉(前赵)复名大司徒。元朝亦或置,非常制。参见“司徒”。⑤“户部尚书”的别称。


1、佐天子执政。《礼记·王制》:“百官各以其成,质以三官。大司徒、大司马、大司空,以百官之成质于天子。”春秋战国时,宋国以大司徒为六卿之一,掌国政。鲁国称大左司徒。《鲁大左司徒元鼎铭》:“鲁大左司徒元作善鼎。”

2、掌土地图籍、户口等。《周礼·地官·大司徒》:“使帅其属而掌邦教。”“掌建邦之土地之图,与其人民之数,以佐王安邦国。”由此可知,大司徒在周朝是掌管图籍、技术和教化的官员。

3、三公之一。大司徒, 汉初称相国或丞相,后称大司徒,东汉初仍称大司徒,后称司徒,掌人民事,助天子掌管行政,总理万机。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上》:“相国、丞相,皆秦官,金印紫绶,掌丞天子助理万机。秦有左右,高帝即位,置一丞相,十一年更名相国,绿绶。孝惠、高后置左右丞相,文帝二年复置一丞相。有两长史,秩千石。哀帝元寿二年更名大司徒。”王莽时定三公之号为大司马、大司徒、大司空,封章新公丕进侯王寻为大司徒。东汉仍为三公之一,助天子掌人民事。“凡教民孝悌、逊顺、谦俭,养生送死之事,则议其制,建其度。凡四方民事功课,岁尽则奏其殿最而行赏罚。凡郊祀之事,掌省牲视濯,大丧则掌奉安梓宫”“世祖即位为大司徒,建武二十七年,去‘大’。”(见《后汉书·百官志》)《后汉书·光武帝纪》:“秋七月辛未,拜前将军邓禹为大司徒。”《后汉书·侯霸传》:“建武四年,光武征霸与车驾会寿春,拜尚书令……明年,代伏湛为大司徒,封关内侯。”

4、虚衔。魏虽设大司徒为三公,但不参与朝政,成为虚衔。

5、隋唐时称司徒为三公之一,参政。历代相沿,到明朝始废。

6、清朝称户部尚书为大司徒。参看《周礼》、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上》、《后汉书·百官志》、《新唐书·百官一》、《历代职官表》和“丞相”、“司徒”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同判太府寺事

    官名。北宋前期置,员一人,以京朝官充任,为太府寺次官。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罢,另设少卿一人主其事。官名。见“判太府寺事”。

  • 皮作

    宫廷作坊名。清置,属内务府广储司。掌熟洗皮张并制作镫、宝盖、缨络等物。设司匠、领催六人,各种匠役一百七十七人。

  • 五城兵马司

    官署名。明清管理京师治安之机构。掌巡捕盗贼,街道沟渠、囚犯火禁之事。元朝曾于大都路设兵马司,掌治京城治安。明沿元制。洪武(1368—1398)中于北京、南京中、东、西、南、北五城分置,始称五城兵马司。

  • 行都水监

    官署名。元朝都水监派出机构,掌巡视河道、治河等事,设于顺帝至正八年(1348),立司济宁路郓城。九年,又立山东河南等处行都水监。各置监、少监、监丞等职。官署名。元至正六年(公元1346年),因黄河连年

  • 王府参领

    官名。清置,五旗参领每旗五人,秩从三品,掌王府所属旗籍的政令。凡田赋、户口、出纳盈缩之数,综其实而稽之。其下设佐领,每旗各七人,秩从四品;骁骑校,每佐领下一人,秩从六品。

  • 郡门下贼曹

    郡门下吏名。东汉始置于郡国,《后汉书·舆服志上》说:“公卿以下至县三百石长导从置门下五吏:贼曹、督盗贼、功曹、皆带剑三车从导;主簿、主记两车为从。”门下贼曹职主侍卫,与分职诸曹中的贼曹所掌不同,而与门

  • 掌交上士

    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(556)仿《周礼》掌交置,北周沿置。秋官府蕃部中大夫属官,掌与依附国的交往事宜,正三命。下设掌交中士以佐其职。隋文帝开皇元年(581)罢。参见“掌交”。

  • 斋谕

    宋朝学校职事名。仁宗庆历(1041—1048)中,太学始设,协助斋长率导本斋学员,执行学规和斋规。后各类学校分斋教学者,皆置。宋学校职事名。宋代各类学校都分斋教学,每斋学生约三十人。北宋庆历间,始于太

  • 协参领

    军阶名。清末新陆军中等官阶之一。光绪三十年(1904)定新陆军官员等级,分三等九级,始置。为中等第三级,任管带官、参军官等,秩视都司,阶正四品。宣统元年(1909)修订,军官冠以某队(步队、马队)、军

  • 中宫私府丞

    官名。东汉属大长秋。为中宫私府令副贰,员一人,以宦者任之,秩三百石。协助私府令主管皇后宫中所藏币帛诸物,及裁衣被补浣者。官名,汉置,秩三百石,由宦者担任。佐令掌中宫私府诸事、物。见《后汉书·百官志四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