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词语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大使

大使

官名。①代表帝王的特派使臣。《礼记·月令》孟秋之月:“毋以割地,行大使,出大币”。《魏书·世宗纪》正始二年六月甲子,“诏尚书李崇、太府卿于忠、散骑常侍游肇、谏议大夫邓羡,崇、忠使持节并兼侍中,羡兼黄门,俱为大使,纠断外州畿内,其守、令之徒咎失彰露者,即便施决,州镇重职,听为表闻。”②执行特殊任务的正使。《魏书·韦阆传附韦朏传》:“为荆郢和籴大使。”《北齐书·张琼传》:“天平中,高祖袭克夏州,以为慰劳大使,仍留镇之。”隋朝有安抚大使,唐朝曾置黜陟大使。宋朝有安抚大使,制置大使等,以官阶特高者充任。③唐朝节度使之一种。亲王领节度使,称节度大使,皆留京师; 由副大使知节度事,曰正节度。④ 管理具体事务之官。元朝仓库、工局及礼部所属仪凤司、教坊司、会同馆、宣政院、太禧宗禋院、两都规运提点所、御药院、窑场等均置,如仓大使、场大使、税大使等。明朝为低级官吏,宦官八局,内设诸库大使品秩较高,为正五品、正七品。清朝户部所属银库、缎匹库、颜料库员外郎之下设,三年任差,掌核文移; 户部宝泉局、工部宝源局置,掌守库藏; 铸印局置,掌铸印事; 地方行政机构亦置,有仓大使、场大使、税课大使等名目,皆八品以下,乃至不入流。


官名,汉时夫余国置,掌出使,唯君命所使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乌丸鲜卑东夷传》:“夫余在长城之北……国有君主,皆以六畜名官,有马加、牛加、猪加、狗加、大使、大使者、使者。”近代外交官名,掌驻某国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果毅都尉

    官名。为统兵军官,位在折冲都尉下。《新唐书·百官四上·诸卫折冲都尉府》:“诸折冲都尉府,每府折冲都尉一人……左右果毅都尉各一人,上府从五品下,中府正六品上,下府正六品下……折冲都尉掌领属备宿卫……左右

  • 左藏东西库

    官署名。即左藏东库、左藏西库。宋徽宗政和六年(1116)置,掌受四方财赋之入,以为国家经费,供给官吏、军兵俸禄赐予。南宋因之。

  • 羽骑

    羽骑,为“羽林骑”的省称,即羽林军的骑兵,为禁卫军,汉置,分左、右,其长官称监,有丞。《后汉书·百官二·光禄勋》:“羽林左监一人,六百石。主羽林左骑。丞一人。羽林右监一人,六百石。本注曰:主羽林右骑。

  • 提举三白渠公事

    官名。北宋置、掌开浚三白渠,以给关中灌溉之事。官名。宋置,掌三白渠之水的蓄积与泄放以给关中灌溉之利。

  • 突厥官名。《新唐书·突厥传上》: “ (骨咄禄)乃自立为可汗,以弟默啜为杀,咄悉匐为叶护。”

  • 侍从

    1、泛指侍从皇帝皇后左右的官员。《汉书·外戚传·霍皇后传》:“皇后舆驾侍从甚盛,赏赐官署以万计。”2、宋朝称翰林学士、给事中、六尚书、侍郎为侍从;中书舍人、左右史以下为小侍从;外官带诸阁学士待制名号的

  • 司寤中士、下士

    官名。《周礼》秋官之属有司寤氏下士二人,掌夜间警戒。北周依《周礼》之制置司寤中士,正二命;司寤下士,正一命。属秋官府布宪中大夫

  • 五甲

    官制用语。宋朝经殿试合格进士的等级。北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(980 )殿试进士,始分三甲取士。其后虽多分为三甲,但有时亦不分甲,有时则分二甲或五甲。分五甲时,此为最低一等,赐同进士出身。元、明以后,固定

  • 左右射声率

    武官名。北周置,正职为上士,副职为倅长中士。参见“六率”。

  • 惜春御史

    官名。唐置,掌护花。唐代冯贽《云仙杂记》:“穆宗每宫中花开,则以重项帐蒙蔽栏槛,置惜春御史掌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