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词语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四门博士

四门博士

官名。北魏孝文帝太和二十年(496)始置,员四十人,九品上,掌四门学教授之事,检试诸郡学生成绩,兼整理秘书省典籍。北齐沿置,员二十人,正九品上,隶国子寺。隋初沿置,员五人,从八品上,文帝开皇十三年(593)罢。唐国子监四门馆置三至六人,正七品上,掌教文武七品以上及侯、伯、子、男之子为生者、庶人子为俊士生者。后废。宋仁宗庆历三年(1043)复置四门学,设博士,四年又废。


学官名。北魏始置,北齐沿置,属国子寺,掌教训胄子。隋属国子寺,唐属国子监,正七品上,掌教七品以上文武及侯伯子男之子。见《隋书·百官中、下》、《旧唐书·职官三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三卫侍郎

    官名。宋徽宗崇宁四年(1105),改三卫郎置,品秩同太中大夫(从四品),总领三卫之事。五年罢。参见“三卫官”。

  • 伶人

    印“伶官”。乐官。《国语·周语下》:“钟成,伶人告和。”

  • 武英殿舍人

    官名。“直武英殿西房中书舍人”之简称。参见“直武英殿西房中书舍人”。

  • 翰林医愈

    官名。北宋徽宗政和三年(1113)置,为从八品医官阶官。医官名,也是医官官阶名。宋代设此医官,供内侍。见《宋史·职官九·医官》。

  • 删定官

    官名。南宋编修敕令所置,于职事官内差除,掌删削敕令中轻重不伦、前后抵牾者。

  • 行宫部署判官

    官名。辽置,为行宫诸部署官员,佐行宫都部署掌行在诸宫之政令。见《辽史·百官志一·行宫诸部署司》。官名。辽置,见“行宫都部署司”。

  • 三都少尹

    唐代京兆、河南、太原三府少尹的合称。魏晋以后有治中。隋文帝改为司马,炀帝又改为赞治,后改为丞。唐复称治中,后避高中讳改称司马,开元初复改为少尹。三都少尹为三都府尹的副职,员额各二人,秩从四品下。《新唐

  • 仓部司

    见“仓部”。官署名。隋始置,为户部四司之一。司的长官。隋初称为侍郎,以员外郎为佐官。炀帝时改为郎与承务郎各一人。唐沿置,以郎中、员外郎为正副主官。仓部郎中一人,从五品上,员外郎一人,从六品上。掌全国库

  • 学院院长

    官名。国民党政府时期规定,独立学院设院长一人,综理院务。国立者由教育部聘任,省和直辖市设立者,由省市政府呈请教育部聘任。大学各学院各设院长一人,综理院务,由校长聘任。

  • 左右武卫府

    官署名。隋开皇中置,设大将军各一人,掌领外军宿卫。所属有长司、司马、录事及仓、兵等曹参军、法曹行参军各一人,行参军三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