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佥储政院事
官名。元置,为储政院的佐官,员额二人,秩正四品。
官名。元置,为储政院的佐官,员额二人,秩正四品。
官名。见“司闺”。
官署名。元世祖至元六年(1269)置司于大宁路(今内蒙古昭乌达盟宁城西),设使、副使等官。监治西京、北京、开元等路,兼劝农事。隶御史台。八年,改为山北辽东道提刑按察司。
官名。辽北面官。掌六院部族军民之政。会同元年(938)改称南院大王。
官署名。元朝置。秩正六品,设于世祖至元十五年(1278),隶诸路金玉人匠总管府。置提举、副提举各一员。
官名,宓羲时的中官称黄龙,掌佐国君理国务。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上》:“宓羲龙师名官。”注:“应劭曰:师者,长也,以龙纪其官长,故为龙师。春官为青龙,夏官为赤龙,秋官为白龙,冬官为黑龙,中官为黄龙。”
官名。元代于国子学、蒙古国子学各设典给一人,掌生员膳食。
官名。西魏、北周夏官府左武伯中大夫左骁骑率上士佐官,正二命。
官名。春秋战国置,主迎送宾客,亦指军中主侦察或伺望敌情的小吏,汉朝沿称。如京师诸城门有门候。军中下级武官亦多有称候者,如东汉大将军营部下有军候、假候等,为一级指挥官。边郡所置有候官、候长。西域等诸国或
清朝由镶黄、正黄、正白三旗包衣人组成的佐领。汉译为“内府佐领”。
官署名。始置于辽道宗清宁六年(1060),设在中京 (今内蒙昭乌达盟宁城西大明城),职掌参见“国子监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