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词语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右军将军

右军将军

官名。西晋武帝泰始(265—274)初置,与前军、左军、后军将军合称四军将军,各领营兵千人,掌宿卫。是护卫皇帝宫庭的主要禁军将领之一。初属中军将军,后改属领军将军(中领军)。员一人,四品。东晋哀帝兴宁二年(364),因不领营兵,罢。后复置,但不掌宫禁宿卫,孝武帝太元八年(383)淝水战后,都督豫州诸军事、豫州刺史桓伊自西中郎将迁此,后桓伊迁江州刺史,仍兼此,桓伊拜护军将军时,以右军府千人自随,配护军府。南北朝时,仍掌宫禁宿卫。南朝宋初,员一人,四品。明帝泰始(465—471)以后,多以军功得官,无复员限,成为侍卫武职。梁武帝天监七年(508)定为九班,陈五品、秩千石。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(493)定为从三品上,太和二十三年复次职令,降为从四品上。北齐时属左、右卫府,员五人,从四品上。隋初列为散号将军,从六品上,炀帝大业三年(607)罢。


官名。晋武帝泰始年间置。见《晋书·职官志·左右前后将军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骑兵将军

    官名。十六国汉置。《晋书·刘聪载记》:“赵国、郭默攻其河东,至于绛邑,右司隶部人盗牧马、负妻子奔之者三万余骑。骑兵将军刘勋追讨之,杀万余人,国、默引归。”

  • 东京宰相府左平章政事

    官名。辽朝设,为东京宰相府官员,在右相下。

  • 廉察使

    ①使职名。唐武则天光宅元年(684)左、右肃政台每年秋季所发之使,以四十八条纠察州县,中宗神龙元年(705)废。②金朝主管廉访检察的官员。地方官员上告冤狱等事,多由朝廷派遣廉察使处理。

  • 纛章京

    满语官名。武职。汉译为“护军统领”。

  • 上赞

    官名。周朝置。赞礼之官 下大夫爵。《仪礼·公食大夫礼》: “上赞,下大夫也。”

  • 将作掾

    官名。职掌营造。汉朝《三公山碑》有郡将作掾。官名,汉置,为郡佐吏,位在将作史上,主土木工程及徒役。后世无闻。见汉朝《三公山碑》。

  • 典南袍

    官名。太平天国设置,因南王早死,附于北王统下。员额二人,官阶为职同总制。参见“典袍”。

  • 林衡署典署、署丞

    官名。明置,为蕃育署正副主官。见“林衡署”。

  • 羽林幢将

    官名。北魏置。《魏书·高湖传》: “(高睹儿)美容貌,膂力过人,尤善弓马。显祖时,羽林幢将。”

  • 监殿舍人

    官名。隋置,见“内直局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