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词语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台谏

台谏

官名别称。又称“台谏官”。唐、宋为御史台与谏官的合称。明沿指御史及给事中。称御史为台官,给事中为谏官,因其均有纠察、逮言之责,故称。


指御史和谏官。台指御史台,其官有侍御史、殿中侍御史、监察侍御史,掌纠察百官;谏指谏院(宋),或谏官(唐宋),其官有谏议大夫、拾遗、补缺、司谏、正言等,掌侍从规谏。见《新唐书·百官二·门下省》、《新唐书·百官三·御史台》、《宋史·职官一·门下省》、《宋史·职官四·御史台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宝谟阁待制

    见“宝谟阁”。官名,宋宁宗嘉泰二年(公元1202年)置,位在学士、直学士之下,掌更直备顾问。见《宋史·职官二》,参看“宝谟阁学士”条。

  • 侯门大夫

    侯的家臣之一。西汉置,《汉书·高惠高后文功臣表》记“(留)侯不疑……孝文五年(公元前175年),坐与门大夫杀故楚内史,赎为城旦。”门大夫之职可能相当于门亭长。东汉省。

  • 秘室

    官署名,为宫中图书馆之一,即天子的书库。《汉书·艺文志》:“建藏书之策,置与书之官,下及诸子传说,皆充秘府。”注:“如淳曰:刘歆《七略》曰:外则有太常、太史、博士之藏,内则有延阁、广内、秘室之府。”

  • 都水少监

    都水监次官。隋炀帝大业五年(609)始置,正五品,寻改名都水少令。唐朝罢。辽朝复置,为南面朝官。金朝于都水监、都水外监各置,从五品,参掌监务,兼管漕运。元朝都水监一员,置正五品。又有行都水监,亦置少监

  • 皇内司

    官名。北魏置,为后宫女职,典宫内事。《吴光墓志》: “大魏熙平元年(516),岁在丙申,七月丙寅朔,十六日辛巳,皇内司终于天宫。”(赵万里《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》图版二六)。

  • 魁率

    也写作魁帅,对山贼匪盗叛逆者之首领的泛称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赵俨传》:“诸奸结叛者八百余人,散在原野,惟取其造谋魁率治之,余一不问。”

  • 升迁官爵禄位。《商君书·境内》: “行间之吏也,故爵公士也,就为上造”。

  • 军队的编制单位。(1)唐代府兵在旅帅之下的编制为队,设队正,统领五十人。(2) 宋神宗在推行将兵法的同时,又推行结队法,以为三人为一小队,九人为一中队,五十人为一大队。选壮勇善枪者为旗头,设左右傔二人

  • 三司都理欠司

    官署名。宋太宗淳化三年(992)并盐铁、度支、户部三理欠司置,设判司官一人,以朝官充任。掌清理在京及天下负欠官物之籍,立限催收。仁宗乾兴元年(1022)改为蠲纳司,天圣三年(1025)复旧名。神宗元丰

  • 辽阳行省

    即“辽阳等处行中书省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