协理京营戒政
武官名。为总督京营戎政的副职,见“总督京营戎政”。
武官名。为总督京营戎政的副职,见“总督京营戎政”。
见“殿试”。科举考试的方式之一。即“殿试”,见该条。
官名(1)宋置,见“枢密院承旨司”。(2)辽置,见“南枢密院。
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(556)仿《周礼》泽虞置,掌泽薮之政令,北周沿置。地官府虞部下大夫属官,下设泽虞下士以佐其职。正二命。隋文帝开皇元年(581)罢。参见“泽虞”。
①官名。《周礼》秋官之属。一说为周朝置。主管国中及六乡的狱讼刑罚。《周礼·秋官》: “乡士,上士八人,中士十有六人,旅下士三十有二人,府六人,史十有二人,胥十有二人,徒百有二十人”,“掌国中,各掌其乡
宫官名。南朝宋太宗定后宫百官时置。员二人,五品。
乡官名。晋朝千户以下乡置,位次啬夫。
给事中、中书舍人合称。
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(556)置,北周沿置。天官府太府司次官,员一人,佐其统太府事务,正三命。隋文帝开皇元年(581)罢。
①春秋战国辅政大臣之称。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:“困兽犹斗,况国相乎? ”②汉、晋以降诸王、公、侯、伯、子、男国行政长官。参见“相”。③西夏官名,位居中书令之上,总揽国家军政大计,多由外戚把持。④女真官
见“译官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