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词语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十道

十道

监察区名。唐贞观初因山河之便,分全国为十个监察区,称为十道。(1) 关内道,东距河,西抵垅坂,南据终南,北边沙漠,相当今陕西省中部、北部及甘肃省东北部及内蒙古自治区的一部。(2) 河南道,东尽海,西距函谷,南濒淮,北薄于河,相当今河南、山东两省的大部及江苏、安徽两省的北部。(3) 河东道,东距常山,西据河,南抵首阳、太行,北边匈奴故塞,相当今山西省及内蒙古自治区西南境。(4) 河北道,东并海,南迫于河,西距太行、常山,北通榆关、蓟门,相当今河北省兼及山东、河南、辽宁三省与内蒙古自治区境。(5) 陇右道,东接秦州,西踰流沙,南连蜀及吐番,北界沙漠,相当今甘肃、新疆省的大部,兼及青海省西宁一带。(6) 山南道,东接荆楚,西抵陇、蜀,南控大江,北距商华二山,相当今陕西省南部、湖北省西部、四川省东部兼及河南、湖南两省境。(7) 淮南道,东临海,西抵汉,南距江,北及淮,相当今淮河以南,长江以北,东至海,西至湖北应山、汉阳一带。(8) 江南道、东临海,西抵蜀,南极岭,北带江,相当今浙江、福建、江西、湖南等省及江苏、安徽的长江以南,湖北、四川江南的一部分和贵州省东北部地区。(9) 剑南道,东连牂牁,西界吐番,南接群蛮,北通剑阁,相当今四川省西半部兼及云南北部。(10) 岭南道,东南际海,西极群蛮,北据五岭,相当今广东、广西两省兼及越南民主共和国境。开元中增置为“十五道”,参见该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丹阳尹丞

    即“丹杨丞”。

  • 典试委员会

    中华民国时掌管考试的机构,负责出题、阅卷等事。考试时则设,考试完毕则撤销;设委员长一人,委员三至十五人。

  • 信都局

    官名。北齐置,设丞。隶太府寺司染署。

  • 皇门官

    官名。明清负责皇宫、东宫、皇城、京城内外各门官的总称。均以宦官充任。吴元年(1367)设,皇门使,副使。洪武二年(1369)改门正、门副。后只设门正一员,下属管事无定员,掌晨昏启闭,关防出入。统由司礼

  • 海运千户所

    官署名。元代海道都漕运万户府所辖千户所几经调经,至大四年(公元1311年)定为七所:温台所、庆元(今浙江省宁波市)绍兴所、杭州嘉兴所、昆山崇明所、常熟江阴所、松江嘉定所和海运香莎糯米所。秩均为正五品,

  • 判考功司

    官名。北宋前期置,见“考功司”。

  • 五更

    年老致仕而有经验的乡里耆老。《礼·文王世子》:“遂设三老五更群老之席位焉。”官名,周置,以年老更事的任之。《礼记·文王世子》:“遂设三老五更群老之席位焉。注:‘三老五更各一人也,皆年老更事致仕者也,天

  • 历事

    即“拨历”。

  • 军中正职官

    官类名。太平天国按照《周礼》“五人为伍, 五伍为两, 四两为卒,五卒为旅, 五旅为师, 五师为军”的制度编组,设有军帅、师帅、旅帅、卒长、两司马等官,军之上又有总制、监军,合称为军中正职官。

  • 上林苑监副

    官名。明置,为上林苑监的副主官。见“上林苑监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