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词语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匦使院

匦使院

官署名。唐武则天为了告密的需要,于垂拱二年(公元686年)接受鱼保宗的请求,置匦四只,共为一室,列于庙堂,分四门以受四方所上之书。“匦”以铜铸成,是投放上书的匣子,四匦分别涂以象征方位的颜色。东面的涂以青色,叫“延恩”匦,事关养民劝农者投之;南面的涂以红色,叫“招谏”匦,论时政得失者投之;西面的涂以白色,叫“申冤”匦,陈诉冤屈者投之;北面的涂以黑色,叫“通玄”匦,告天文密策者投之。后因铜匦规制太大,分四门投书,不便往来,于是合为一匦,四面仍饰以四色。因为铜匦的设置,名义上是广开言路的一种措施,因而以谏议大夫、补阙、拾遗一人为知匦使,侍御使一人为理匦使,共掌其事;后来也曾命中书门下择正直清白官一人知匦,以给事中、中书舍人为理匦使。其办公处所称为匦使院,知匦使专知受状,每日所有投书,至暮并进于上。事关紧要者当时处断,一般情况则出付中书及理匦使据状申奏。为了防止伪滥,匿名状需先具本由知匦使检查,发现诈伪,则不予受理。如元和六年(公元811年),李涉为巴结宦官投匦疏论神策中尉吐突承璀不当外斥为淮南监军,谏议大夫知匦使孔戣览其副章即不予受理。开成三年(公元838年)知匦使李中敏以为检验副封非所以开言路理冤屈,乃奏罢验副封之制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戊校尉

    官名,汉置,掌西域屯田事。《后汉书·西域传》:“元帝又置戊、已二校尉,屯田于车师前王庭。”“后阿罗多复从匈奴中还,与卑君争国,颇收其国人。戊校尉阎详虑其诏引北虏,将乱西域,乃开信告示,许复为王,阿罗多

  • 磨勘院

    官署名。北宋太宗淳化三年(992),以官吏清浊混淆,难以甄别,置磨勘京朝官院与磨勘幕职州县官院,总称磨勘院。掌京官、升朝官及幕职州县官考课之事,设知京朝官考课与知幕职州县官考课分领其事。四年,改磨勘京

  • 浮沮将军

    将军名号。西汉武帝置。时有浮沮将军公孙贺率兵出九原。浮沮,井名,在匈奴地界。杂号将军名,西汉武帝元鼎六年始置,掌征伐。《汉书·武帝本纪》:“遣浮沮将军公孙贺出九原,匈河将军赵破奴出令居,皆二千余里,不

  • 宝坻盐使司

    官署名。金朝七盐使司之一。掌食盐产销。设在易州及永济县,行盐地面为中都路。设使、副使领司事,秩正五品、正六品。下设判官、管勾、同管勾、都监等官。宝坻盐旧课八十八万七千五百五十八贯六百文,章宗承安三年(

  • 聘君

    东汉对有学识有品行的社会知名人士,常以重礼征聘而授予官职,称“聘君”或“征君”。后世也有沿袭以制者。

  • 骥厩

    东汉灵帝所置的养存善马的马场,从郡国征调来的好马,都养储在这里。其长官为丞。《后汉书·孝灵帝纪》:“(光和)四年春正月,初置騄骥厩丞,领受郡国调马。”

  • 方伎入仕

    以技艺的专长入仕。西汉时以方伎而入仕者多见于《汉书》:如《卫绾传》记卫绾“以戏车为郎,事文帝。”《佞律传》记邓通“以濯船为黄头郎。”《周仁传》记周仁“以医见。景帝为太子时,为舍人。”《荀彘传》记荀彘“

  • 典殿

    宫中女官名。南朝宋太宗定后宫百官时置,无定员。

  • 文渊阁大学士

    官名。明、清殿阁大学士之一。明洪武十五年 (1382) 始置,简翰林院官为之,备顾问应对,秩正五品。永乐 (1403—1424) 时始以殿阁学士衔,简入内阁参予机务。洪熙(1425)、宣德(1426—

  • 府丞掾史

    此为三官名字的合称。府丞,即郡丞的别称,郡的长官称太守或郡守,总掌本郡的政务和军务。郡丞为郡守的佐官,助郡守总管全郡行政。府掾府史即郡掾郡史,是太守、郡丞的属吏,分掌各曹事务,掾为正职史为副职。府丞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