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词语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北洋海军

北洋海军

清末新建的近代海军。同治年间,上海机器局、福州船政局先后成立,其中福州船政局特设前后两学堂,前学堂学法文及造船学,后学堂学英文及驾驶术,这就是中国海军的基础。不过所造大都是木质的浅水船,还不能完全提供军用。同治十三年 (公元1874年)日本侵扰台湾,清政府筹画海防,派总税务司赫德先后到英厂购得蚊子船八艘(名为龙骧、虎威、飞霆、掣电、镇北、镇南、镇东、镇西), 后来又购超勇、扬威两快舰。到光绪七年(公元1881年),山东也有蚊子船两艘(名为镇中、镇边), 与南洋兵船合计, 共有二十艘。这些兵船中,训练船、运输船占多半,不能在大洋中当战斗之任。光绪十年(公元1884年),法国侵扰闽浙口岸,南洋诸船如扬武、济安、飞云、振威、福星、永保、琛航、福胜,毁于马江,澄庆、驭远毁于石浦港。议和以后,清政府锐意整顿军队,在北京设立海军衙门,综理海军事务。先是,北洋订购德厂镇远、定远铁甲舰两艘,济远快舰一艘,久未交货,此时也陆续交来,又增购英厂致远、靖远、经远、来远四艘快舰, 于光绪十三年 (公元1887年)来华,合超勇、扬威,共有铁甲舰两艘,快舰七艘,再加上蚊子、鱼雷各船,北洋海军已颇可观。光绪十四年(公元1888年)定制,分编四军。此后常巡行南北,以旅顺、威海两地为根据地。可惜甲午之役,全军覆没,连海军衙门亦予裁撤。其后重整旗鼓,又购置新式军舰数艘,复设海军衙门,陆续增购舰只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右豹韬卫大将军

    官名。即右威卫大将军,唐武则天光宅元年(684)改,中宗神龙元年(705)复名右威卫大将军。

  • 尚书兵部郎中

    即“兵部郎中”。

  • 充容

    嫔妃名。隋炀帝始置,为九嫔第八,正二品。唐朝沿置。宋、金为正二品内命妇。内命妇名。隋炀帝所置九嫔之一,为皇帝之妾,秩正二品。唐制同隋。金代亦以充容等九人比九嫔,视正二品。

  • 札鲁火赤

    即“札鲁忽赤”。

  • 公中佐领

    官名。清朝八旗佐领之一种,即非世袭而由拣选任命之佐领。初制,凡无根由佐领,初编时即非一姓承管,佐领员缺于本旗大臣官员内拣选补放。乾隆 (1736—1795) 以后陆续规定,凡两姓以上之互管佐领内每姓承

  • 消防督察长

    警官名。北洋政府时期设于地方警察厅,掌督察所属消防警察及消防事务。

  • 叙补

    北洋政府军官、军佐任用方式之一。凡准尉立有战功,并具有少尉的学识经验,由陆军部(或海军部)考查合格,升授少尉者,称为叙补。

  • 布政使司经历

    官名。清朝沿用明朝官制,在布政使官署中设经历官一人,掌管出纳文书等事,实为官署内部的事务长,类似后代的“办公室主任”,为从六品。见《历代职官简释·布政使司经历》、参看《明文·职官四·承宣布政使司》。官

  • 中宫署令

    官名。东汉置,属大长秋,秩六百石,以宦者任之。所属有女骑六人,丞、复道丞各一人。官名。汉置,由宦者担任,俸六百石,掌中宫请署天子数。有丞、复道丞各一人,女骑六人。复道丞掌中阁道。中宫药长一人,秩四百石

  • 协律中郎将

    官名。晋朝置。《晋书·律历上》:“泰始十年(274),中书监荀勖、中书令张华出御府铜竹律二十五具”,“问协律中郎将列和”。职掌当同协律校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