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词语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北军

北军

汉朝置南、北军,南军掌守卫宫城,北军掌京城长安的城防,由中尉统帅。武帝改中尉名执金吾,掌京城屯卫兵和长安城内宫城以外城区。北军有中垒、屯骑、步兵、越骑、长水、胡骑、射声、虎贲八校,每校少者七百人,多者数千人,校置校尉一人,主校兵。另有城门校尉,掌京师城门屯卫兵。东汉初,光武帝省中垒校尉,置北军中候,掌监北军五校(营)。五校为屯骑、越骑、步兵、长水、声射。原胡骑并入长水,虎贲并入射声。见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上》、《后汉书·百官四》。


汉代屯卫京城的禁卫军之一。初以中尉统率的卫士组成。武帝时增设八校尉, 更名中尉为执金吾。《文献通考·兵考二》:“帝用兵四夷, 发中尉之卒,远击南粤,恐内无重兵,或致生变,于是创置七校尉,募知胡事者为胡骑,知越人事者为越骑,又取中尉属官所谓中垒者,进为校尉,凡八校尉。”至东汉,始以卫尉专管京师治安,北军省并胡骑、虎贲二营,改中垒校尉为北军中候,以监北军。以屯骑、越骑、步兵、长水、射声五营为北军的编组单位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乡君额驸

    见“额驸”。

  • 王旅

    殷朝军队编制名。由商王统率的军队称“王旅”。《甲骨文合集》第五八二三片: “十,王旅。”

  • 鹓閤

    中书省的别称。即凤閤。宋尤袤《全唐诗话·徐彦伯》:“徐彦伯为文,多变易求新,以凤閤为鹓閤,龙门为虯户。”鹓,凤一类的鸟。凤閤即凤阁,閤通阁。唐武则天改中书省为凤阁。参看“中书省”、“凤阁”条。

  • 三礼馆

    清代内阁所属特开的修书馆。见“内阁修书各馆”。

  • 十二宫提辖司

    官署名。辽置,属北面宫官。契丹十二宫每宫均有一提辖司,称某宫提辖司。各宫提辖司设于各要地,掌战时征调之事。

  • 枢密院左右副知客

    吏名。宋朝枢密院承旨司置,员二人。

  • 净乐堂

    明朝内府诸堂之一。置内官,掌焚化宫女、内官死后无亲属者。宦官事务机构。明置,堂址在西直门关外,设有内官数人经营。凡宫女、内官无亲属者,死后于此焚化。堂有东西二塔,塔下有眢井,均为盛贮骨灰之所。

  • 行台尚书令

    官名。北魏、北齐所设诸行台最高长官,总领所辖地区军政、民政。隋朝为行台省长官,视正二品,置一员。唐高祖武德(618—626)初,诸道行台尚书省各置一员,从二品,掌管内军民,总判省事,武德五年、九年先后

  • 刑部交阯清吏司

    官署名。明朝刑部属司之一,始置于永乐十八年(1420),掌交阯布政司(今越南境内)刑名,并带管所分直隶府州、在京衙门。宣德三年(1428)罢交阯布政司,十年革刑部交阯司。

  • 奉常寺大夫

    官名。见“奉常寺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