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词语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利用监

利用监

官署名。元世祖至元十年(1273)改资用库置。二十年罢,二十六年复置,升从三品。二十九年,升正三品。掌皮货衣物出纳。成宗大德十一年(1307),升利用院,秩从三品。武宗至大四年(1311),复为监,正三品。置卿八员,太监、少监各五员,监丞四员。辖资用库、怯怜口皮局人匠提举司、杂造双线局、熟皮局、软皮局、斜皮局、貂鼠局提举司、染局等机构。


官署名。元至元十年(公元1273年)置,二十年(公元1283年)罢,二十六年(公元1289年)复置,大德十一年(公元1307年)升为院,至大四年(公元1311年)复为监,秩正三品。掌出纳皮货衣物之事。主官有监卿八人,下设太监、少监、监丞、经历、知事、照磨、管勾、令史、译史、通事、知印、奏差、典吏;领资用库、怯怜口皮局人匠提举司、杂造双线局(造内府皮货、鹰帽等物)、熟皮局(掌每岁熟造野兽皮货等物)、软皮局(掌内府细色银鼠野兽诸色皮货)、斜皮局(掌每岁熟造内府各色野马皮胯)、貂鼠局提举司、染局等机构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官名。①地方军事长官。东汉常命御史、中郎将等出督州郡军事,属临时差遣。三国吴于沿江要地置,统兵屯守,如西陵督、夏口督、武昌左部督、武昌右部督等,权势甚重,以皇帝亲信重臣出任。晋朝以督某州诸军事为该地区

  • 太学助教

    官名。西晋以来置国子学,有国子助教。东晋南朝沿置。另有太学博士教授太学生,但不设助教,北魏始置,协助太学博士教授学生。孝文帝太和十七年(493)定为八品中。北齐置国子寺,于所领太学设二十员,从九品。诸

  • 玺绶

    玺即印信,绶即系印的丝组。玺本印章通称,以金银铜犀角象牙等为之,百姓皆佩之。秦以后成为皇帝印信专称,以玉为之,臣民一般不得僭用。然皇后、皇太子、诸侯王亦或用之。玺即印,绶为系印的丝组(带),因玺为秦始

  • 知应天府事

    官名。宋置,见“河南府尹”。

  • 平和大夫

    见“保和大夫”。

  • 奉正都尉

    官名。东汉献帝建安(196—220)初孙策置。《三国志·孙讨逆传》裴松之注引《江表传》:“策遣奉正都尉刘由、五官掾高承奉章诣许拜献方物。”官名,东汉末年孙策置,掌帅军征伐或驻守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孙策传

  • 品秩

    官职等级制度。① 官品与官秩的联系,详见“品”、“秩”。②官品的异称,《晋书》卷二四《职官志》: “光禄大夫加金章紫绶者,品秩第二,……光禄大夫假银章青绶者,品秩第三。”官员的级别和俸禄的等级。周朝称

  • 敌烈麻都司

    官署名。辽朝置。北面官,掌礼仪等事。官署名。辽置,属北面朝官,掌礼仪。设敌烈麻都、总知朝廷礼仪、总礼仪事等官。

  • 工科右给事中

    官名。参见“工科左给事中”。

  • 附庸

    ①周朝称附属于诸侯大国的小国。《礼记·王制》:“附于诸侯曰附庸。”《孟子·万章下》: “不能五十里,不达于天子,附于诸侯,曰附庸。”②西周、春秋时分封的小国国君。《史记·秦本纪》: “(孝王曰) ‘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