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词语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减资升等

减资升等

元代缩减官员升等年资的一项规定。据《元史·选举志》记载,大德九年(公元1305年)诏:“外任流官,升转甚迟,但历在外两任,五品以下并减一资。”至治二年(公元1322年)诏“四品以下诸职官, 不分内外, 普减一资,有出身应人流品者,考满任回,依上优减资。”天历元年(公元1328年)诏:“以兵兴, 内外官员供给繁劳,在京者升一等, 至三品止;在外者减一资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常从督

    即“太子常从虎贲督”。武官名。属左右卫官,统常从虎贲以供宿卫。

  • 便殿帅

    宫中女官名。南朝宋明帝定后宫百官时置,属宣融房,六品。

  • 大睦亲丞

    官名。金章宗泰和六年(1206)由大宗正丞改置,从四品。协掌皇族事务。官名。金置,由大宗正丞改称。见“大宗正丞”。

  • 南河河道总督

    见“江南河道总督”。

  • 司天少监

    官名。唐肃宗乾元元年(758)由太史丞改名,置二员,升为正四品上,为司天监副贰。北宋前期为四品寄禄官,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,改司天监为太史局,遂废。官名。司天监的副职。见“司天监”。

  • 奚六部秃里太尉

    即“奚六部秃里”。

  • 遥辇乣详稳

    官名。见“遥辇乣详稳司”。

  • 公署

    民国时公务员办公的地方称公署。

  • 都官伯克

    官名。清朝在新疆设的地方官员,掌管递送兵马粮饷文卷等一切官物及分攒差务等事。参看“伯克”条。

  • 风俗使

    官名。唐武则天光宅元年 (684) 置,隶左、右肃政台,每岁春发使八人,以四十八条纠察州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