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词语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内侍省

内侍省

官署名。隋朝改北齐中侍中省置,掌宫廷侍奉诸务。有内侍、内常侍各二员,内给事四员,内谒者监六员,内寺伯二员,内谒者十二员,寺人六员,伺非八员,并用宦者; 领内尚食、掖庭、宫闱、奚官、内仆、内府等局; 文帝开皇十六年 (596) 加置内主事二十员,以承门阁。炀帝大业三年 (607)改名长秋监。唐高祖武德四年 (621) 复名内侍省,长官为内侍、次官为内常侍,掌宫廷侍奉、出入宫掖宣传之事,总掖廷、宫闱、奚官、内仆、内府五局之官属,玄宗开元二十七年 (739) 以太子内坊局隶之; 天宝十三载 (754) 置内侍监为长官,改内侍为少监,寻又更置内侍,与少监同为次官; 属官有内常侍六员通判省事,内给事十员分判省事,内谒者监十员掌内宣传,内谒者十二员掌诸亲命妇朝集班位,内寺伯六员掌纠察宫内不法,寺人六员掌皇后出入执御刀随从; 另有高品一千六百九十六人,品官白身二千九百三十二人; 高宗龙朔二年 (662) 改名内侍监,咸亨元年 (670) 复旧; 武则天垂拱元年(685)又改为司宫台,中宗神龙元年 (705) 再复。北宋太宗淳化五年 (994) 改内中高品班院为黄门班院,再改为内侍省,与入内内侍省号为前后省,同为宦官机构,掌殿中拱侍,备侍奉洒扫之职; 其官有左班都知、副都知、右班都知、副都知、押班、内东头供奉官、内西头供奉官、内侍殿头、内侍高品、内侍高班、内侍黄门等; 神宗熙宁 (1068—1077) 中罢都知、押班,置内客省使、延福宫使、宣政使、宣庆使、昭宣使; 元丰 (1078—1085) 改制因置,徽宗政和二年 (1112) 以通侍大夫易内客省使,正侍大夫易延福宫使,中侍大夫易景福殿使,中亮大夫易宣庆使,中卫大夫易宣政使,拱卫大夫易昭宣使,供奉官易内东头供奉官,左侍禁易内西头供奉官,右侍禁易内侍殿头,左班殿直易内侍高品,右班殿直易内侍高班,黄门之名如故; 其属有: 合同凭由司监官、管勾往来国信所管勾官、后苑勾当官、造作所、军头引见司勾当官、翰林院勾当官,以内侍都知、押班及阁门宣赞舍人以充任; 南宋高宗绍兴三十年 (1160) 并归入内内侍省。辽朝置,有黄门令,内谒者,内侍省押班,内侍左厢押班,内侍右厢押班,契丹、汉儿、渤海内侍都知,左承宣使,右承宣使。金朝改为内侍局,隶宣徽院。


官署名。隋朝始置,管领内尚食、掖庭、宫闱、奚官、内仆、内府等局。其官有内侍、内常侍各二人、内给事四人、内谒者监六人、内寺伯二人、内谒者十二人等。炀帝改内侍省为长秋监。见《隋书·百官下·内侍省》。唐高祖武德四年改长秋监为内侍监,高宗龙朔二年改内侍监为内侍省。《新唐书·百官二·内侍省》:“监二人,从三品;少监二人、内侍四人,皆从四品上。监掌内侍奉,宣制令。其属六局,曰掖庭、宫闱、奚官、内仆、内府、内坊。少监、内侍为之贰。皇后亲蚕,则升坛执仪,大驾出入,为夹引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直枢密院

    官名。辽朝置。保大二年(1122),李处温立耶律淳为帝,以族弟李处能直枢密院,实掌枢密院之权。

  • 农工商副大臣

    官名。清末农工商部副长官。宣统三年(1911)改农工商部左侍郎设。一人,正二品,特简。佐大臣总理部务。官名。宣统三年(公元1911年)改农工商部侍郎为农工商副大臣,员额一人。见“农工商部”。

  • 南作坊

    见“作坊”。

  • 军政部

    官署名。民国十七年置,直属国民政府行政院,掌管军事行政事务。设总务厅、审查处、陆军署、海军署、航空署、军需署、兵工署。设部长一人、次长二人。民国十八年海军设部,直属行政院。官署名。国民党政府于民国十七

  • 左右龙署令丞

    官名。北齐太仆寺有左右龙署,各置令及丞,掌御马及诸鞍乘。左龙署又有左龙局,右龙署又有右龙局,各置都尉。隋则并为龙厩一署。参见“龙厩署令丞”。

  • 大理院推事

    官名。清末大理院属官。光绪三十二年(1906)设。正五品,奏补。掌审判。定额二十八人,刑科十九人,民科九人,分庭任事,每庭五人。

  • 战车与步卒组合的基本单位。商代时车战逐渐成为主要的作战形式,其时战车与步兵分别编组,战车以辆计,步兵以行组成。周初仍沿商代体制,战车与步兵分编,后来逐渐演变为战车与步卒合同编组。以战车为主体,每车配备

  • 左右骁卫

    (1)隋炀帝时府兵十二卫中的两卫。本为开皇十八年(公元598年)所置的备身府, 大业三年(公元607年)改置,掌领外军宿卫, 所领府兵称豹骑卫士。设官同“左右翊卫”,见该条。(2)唐代府兵十六卫中的两

  • 武翼总管

    将官名,金朝置。为军中主将或主帅,掌领兵征伐。武翼总管,为金国海陵王侵宋时的三十二总管之一。见《金史·百官一》。

  • 十三衙门

    即内十三衙门。又称内十三道。清初宦官衙门之统称。顺治十年 (1653) 六月,以内务府事繁,依明内监二十四衙门例加以精简设立,即乾清宫执事官、司礼监、御用监、内官监 (后改宣徽院)、司设监、尚膳监、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