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词语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兀良哈三卫指挥使司

兀良哈三卫指挥使司

官署名,亦为政区名。明洪武三年 (公元1370年)元顺帝死于应昌,其继承者仍称大元皇帝,史称北元。其时散居在今西辽河、老哈河边及其以北的是兀良哈各部,其地为纳哈出领地。洪武二十(公元1387年)纳哈出归降,次年元辽王、宁王等亦归降,洪武二十二年(公元1389年)遂于纳哈出领地内设兀良哈三卫:泰宁卫,在今洮安县附近,为元末台州千户所故地,封元宗室辽王阿礼失里为该卫指挥使;福余卫,在今齐齐哈尔市附近,为元末灰亦儿千户所故地,封惠宁王海撒男达奚为该卫指挥同知;朵颜卫,在今洮儿河上游,为元末兀良哈千户所故地,封朵颜元帅脱鲁忽察儿为该卫指挥同知。兀良哈三卫隶属于明代宁王所统辖的大宁都司。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变时,兀良哈三卫曾为其效力,成祖即位后迁封宁王于江西,迁大宁都司于保定,将大宁卫的土地赐给兀良哈三卫以作报酬,并封兀良哈各部大小酋长为都督、指挥、千户、百户等官,每年供给他们耕牛、农具、种子、布帛、酒食等。奴儿干都司成立后,兀良哈三卫改隶于该都司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东西织令

    官名合称,西汉置。汉成帝河平以前少府属官有东织令和西织令,掌织文绣。河平元年省东织,改西织为织室。见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上·少府》。

  • 掌禽中士

    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(556) 仿《周礼》羽人置,掌征收禽类及其羽毛,北周沿置。地官府虞部下大夫属官,下设掌禽下士以佐其职。正二命。隋文帝开皇元年(581) 罢。参见“羽人”。

  • 侍巾

    官名。唐朝内官,高宗龙朔二年(662) 置三十员,正九品,居末位; 咸亨二年(671) 废。内命妇名。唐龙朔二年(公元662年)置侍巾二十人,秩正九品,为皇帝之妾。咸亨二年(公元671年)废。

  • 掌津下士

    官名。西魏、北周冬官府司水中大夫掌津中士佐官,正一命。

  • 回子佐领

    又称“回人佐领”。清朝由叶儿羌等处迁居京城居住之维吾尔人偏立之佐领,隶正白旗包衣第五参领。佐领下回人准任五品以下武职,不得为文官。

  • 典牡上土

    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 (556)置,北周沿置。夏官府驾部中大夫属官,员一人,掌牡马的饲养,下设典牡中士以佐其职。正三命。隋文帝开皇元年(581)罢。

  • 空花蓝领

    武官名。清置,属前锋营,掌分辖营众。见“前锋营”。

  • 参详仪制副使

    官名。宋真宗大中祥符九年(1016)举行恭谢大礼时置,以翰林学士充任,掌有关仪制之事。

  • 劲捷左旅上大夫

    官名。北周置。《隋书·权武传》:“宣帝时,拜劲捷左旅上大夫,进位上开府。”正六命。官名。北周置,正六命。任此职者见《隋书·权武传》:“周宣帝时,拜劲捷左旅上大夫。”

  • 鸿都门学生

    即鸿都门学校的学生,该校学生,皆有一技之长。《后汉书·孝灵帝纪》:“始置鸿都门学生。”注:“鸿都,门名也,于内置学。时其中诸生,皆敕州、郡、三公举召能为尺牍辞赋及工书鸟篆者相课试,至千人焉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