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词语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侍书

侍书

官名。南朝宋晋安王属下,北朝北齐太子均置,以善书者任。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 (736) 定制:凡王子未出阁者置为官属,以现任官充任。明洪武十四年 (1381) 始置于翰林院,正九品,掌以六书供事,不常置。建文 (1399—1402) 置文翰、文史二馆,又于文翰馆置。成祖即位,复旧制。


官名。1、汉“侍书侍御史”的简称。“侍书”也写“持书”。《后汉书·蔡邕传》:“灵帝崩,董卓为司空,闻邕名高辟之……举高第,补侍御史,又转持书御史。”“侍书”,《后汉书》本作“治书”(见《后汉书·百官三·少府·御史中丞》),章怀太子李贤作注,避唐高宗李治讳,改“”为“持”。见清朝钱大昕《考史拾遗·三史拾遗·后汉书·蔡邕传》。

2、东宫官,北齐置,掌侍书法。《北齐书·儒林·张景仁传》:“后主在东宫,世祖选善书人性行淳谨者令侍书。景仁遂被引擢。”明朝沿置,为翰林院属官,员二人。见《明史·职官志二·翰林院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永寿宫

    宫名,三国魏文帝的母亲卞皇太后居此宫,故为之代称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后妃传·武宣卞皇后》:“太祖崩,文帝即王位,尊后曰王太后,及践阼,尊后曰皇太后,称永宁宫。”

  • 备身统军

    见“备身五职”。

  • 贵州科

    清朝兵部武选清吏司所属之办事机构。额设经承一人。

  • 内直局副监

    参见“内直副监”。

  • 左署郎中

    官名。见“左中郎将”。

  • 会灵观副使

    宫观官名。宋真宗天禧元年 (1017)始置,以参知政事兼领。仁宗皇祐五年 (1053) 废。

  • 四伯

    即“四岳”。唐代贾公彦《周礼正义序》:“四岳,四时之官,主四岳之事;始羲和之时,主四岳者谓之四伯。”《国语·周语》注:“四伯,谓四岳也,为四岳伯,故称四伯。”

  • 显阳苑丞

    官名。东汉桓帝延熹二年(159)初置。官名,桓帝初置,掌显阳苑。《后汉书·孝桓帝纪》:“秋七月,初造显阳苑,置丞。

  • 辽阳大都督

    武官名。辽置,见“辽阳大都督府”。

  • 坛庙官

    清朝的坛庙官,包括天坛、地坛、日坛、月坛、太庙等官员。其中天坛尉、地坛尉各八人,五品一人,六品七人,太庙尉十人,四品二人,五品八人;社稷坛尉五人,五品一人,六品四人,属太常寺;堂子尉八人,七品二人,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