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词语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义观

义观

西夏官位。西夏语音“网藐”,中书位之一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均工中士、下士

    官名。北周地官府司市下大夫所属有均工中士,正二命;均工下士,正一命。《周礼》无此官。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》说:“大司农属官有均输令丞。”北周是仿照均输令丞之职来设置均工的。掌均输之事。参见“均输令丞”。

  • 先锋都统

    官名。见“先锋都统所”。

  • 诏授

    官制用语。即下诏除授官职,适用于较高级官员的任命。《隋书·百官上》: “(南朝陈定官品并遵梁制) 为十八班,而官有清浊,自十二班以上并诏授,表启不称姓。自十一班至九班,礼数复为一等。”

  • 虎贲司马

    官名。北魏置。统领虎贲,侍卫皇帝。孝文帝太和十七年 (493) 定为从五品上,二十三年复次职令,未载。官名,西汉置,为虎贲校尉属官,掌领轻车。参看“虎贲校尉”条。

  • 太阿

    官名。辅佐国君的官,《汉书·王莽传》:“以王舜为太傅左辅,以甄丰为太阿右拂。”注:“拂,读曰弼。”阿是倚赖的意思;太阿,意思是倚赖之人。商朝伊尹号阿衡,曾辅佐太甲得治,因称太阿。故晋朝潘安仁(岳)《杨

  • 登科

    科举制度。经会试、殿试,分三甲取中进士,谓之登科。唐制, 礼部试放榜, 只称及第,取得出身。复经吏部考试中式,方称登科,始得任官。如韩愈自称“四举于礼部乃一得,三选于吏部卒无成”,即指仅及第而未登科。

  • 金曹

    官署名。汉朝三公府僚属诸曹之一,掌货币、盐铁事。郡国亦置,兼掌市政。以掾主其事。三国、晋丞相相国府、诸公府、大将军府皆置,西晋末改长官为参军。晋朝诸县亦置,长官仍为掾。北魏诸县、北齐三师二大三公府、诸

  • 司教

    女官名。宋徽宗政和三年 (1113),改尚书内省官制置,职掌仿户部。

  • 典府长

    官名。隋朝诸王国置,各一员。唐朝亲王国各置二员,正九品下,掌府内杂事。

  • 考工司

    官署名。清末外务部所属四司之一。光绪二十七年 (1901) 设。掌铁路、矿务、电线、机器制造、军火、船政,以及聘用洋将洋员、招工、出洋学生各事。置郎中、员外郎、主事等。清光绪二十七年(公元1901年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