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词语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中尚监

中尚监

官署名。元置,掌大斡耳朵(帝后行帐、行宫)位下怯怜口诸务,并领资成库毡作,供内府陈设帐房帟幕车舆雨衣之用。其官有监卿八员,正三品;太监二员,从三品;少监二员,从四品;监丞二员,正五品;还有经历、知事、照磨、令史、译史、通事、知印、奏差等。见《元史·百官六·中尚监》。


官署名。元至元十五年(公元1278年)置尚用监,二十四年(公元1287年)改中尚监,以太府监所属掌造毡货的资成库改隶中尚监,三十年(公元1293年)分置两都滦河三库、怯怜口杂造等九司局而总领之。至大元年(公元1308年)升为院,秩从三品;四年(公元1311年),复为监,秩正三品。掌大斡耳朵位下怯怜口诸务及领资成库毡作,供内府陈设帐房帟幕车舆雨衣之用,以监卿八人为主官,下设太监、少监、监丞、经历、知事、照磨、令史、译史、通事、知印、奏差等,参用宦官三人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中国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

    国民党监督、指导国民政府的组织。简称“中政会”,隶属于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。民国十三年(公元1924年)孙中山在广州任大元帅时即有中央政治委员会的组织,当时有委员十二人,全由孙中山以国民党总理的名

  • 同三品

    “同中书门下三品”省称。

  • 户部北京司

    官署名。即“户部北京清吏司”。

  • 户曹清吏司员外郎

    官名。明永乐元年 (1403)置。见“户曹清吏司”。

  • 司蕃郎

    官名。隋炀帝大业三年 (607) 废尚书省诸司员外郎增置曹郎后,改主客郎置,为礼部司蕃司长官。唐高祖武德三年 (620) 改置主客郎中。官名。见“主客郎”。

  • 邮置

    汉朝传递文书的驿站。《后汉书·郭太传》:“识张孝仲刍牧之中,知范特祖邮置之役。”邮置依一定距离设置。即传递文书的驿站。《后汉书·郭太传》:“又识张孝仲刍牧之中,知范特祖邮置之役。”

  • 司田员外郎

    官名。即屯田员外郎,唐高宗龙朔二年(662)改,咸亨元年(670)复名屯田员外郎。

  • 太庙什物库

    官署名。宋朝置,隶太常寺,掌藏器服,以待祭祀之用,设监官。

  • 吐屯

    官名。突厥阿史那氏别部大臣,世代为其官而无员限。

  • 大内都检点

    官名。五代后唐始,凡车驾行幸及出征则置。后周世宗显德(955~959)中选骁勇之士充殿前诸班,改称殿前都检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