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黄海

黄海

我国三大边缘海之 一。北起鸭绿江口,南至长江口北岸到朝鲜济州岛一线同东海分界,西以渤海海峡与渤海相连。近岸海水呈黄色,故名。


中国三大边缘海之一。北起鸭绿江口,南以长江口北岸启东嘴至朝鲜济州岛一线同东海分界,西以渤海海峡与渤海相连,东以济州海峡为门户。因受泥沙影响,近岸海水呈黄色而得名。为一半封闭型的大陆架浅海。总面积37.86万平方千米,平均深40米,最大水深140米。表层盐度27~34‰。山东、辽东两半岛和朝鲜半岛海岸曲折,多港湾、岛屿。盛产各种鱼类,江苏的淮北盐场为海盐集中产地。有淮河(苏北灌溉总渠)、新沂河等注入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厘城

    即春秋时郑时来邑。在今河南郑州市西北。《春秋》: 隐公十一年 (前712),“公会郑伯于时来。”杜注: “时来, 也。 荥阳县东有厘城, 郑地也。”《水经·济水注》: “济水又东南径厘

  • 八刺忽

    元北境部族,又译八里灰、八儿忽、八立浑、巴儿忽等。居地在今俄罗斯贝加尔湖东侧巴尔古津河流域。元太祖先世曾避难于此地。 《马可波罗行记》载其民隶属大汗,其地所产鹰隼甚有名,元世祖曾遣人取之来贡。

  • 西巩驿

    即今甘肃定西县东西巩驿乡。《清一统志·巩昌府二》:西巩驿“在安定县东七十里西巩镇,路通固原,有驿丞,今裁。有西巩递运所”。

  • 武康县

    西晋太康元年 (280) 改永安县置,属吴兴郡。治所在今浙江德清县西。以县有武康山而得名。隋开皇九年 (589) 废,仁寿二年 (602) 复置,属湖州。徙治今德清县 (武康镇)。大业三年 (607)

  • 西塞山

    ①在今浙江湖州市西南二十五里。唐张子和《渔父词》:“西塞山前白鹭飞,桃花流水鳜鱼肥。”即此。或说在今湖北黄石市东北。②在今湖北黄石市东南西塞山乡西北。《水经·江水注》:“(黄石)山连延江侧,东山偏高,

  • 笠泽

    古水名。《左传》: 哀公十七年 (前478),“越子伐吴,吴子御之笠泽,夹水而陈”。一说即今江苏太湖; 一说系太湖东岸一小湖,在今江苏吴江市境; 一说即今吴淞江 (古名松江)。《吴地记》: “松江,一

  • 上津郡

    南朝梁置,属南洛州。治所在上津县(今湖北郧西县西北上津镇)。隋开皇初废,义宁二年(618)复置。唐武德元年(618)改为上州。南朝梁置,治今湖北省郧西县西北上津镇。西魏大统时改上州。隋义宁二年(618

  • 将旗岭

    在今浙江台州市黄岩区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2黄岩县: 将旗岭 “在县西四十里。旧为屯营处”。

  • 官车镇

    在今山西沁源县东北。《清一统志 · 沁州》: 官车镇 “在沁源县东北四十里。有堡”。

  • 鸦溪

    在今湖南吉首市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1镇溪千户所: 鸦溪在 “所西北十五里。又镇溪在所东南三十里,思麻溪在所东南七十里。《志》 云,所西之水,自崇山发源,流为鸦溪,下流与群山溪之水合于武溪,流注沅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