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新铁路
从辽宁新民县 (今新民市) 北高台山至黑山县北新立屯。全长60.6公里。日伪于1938—1940年修筑。
从辽宁新民县 (今新民市) 北高台山至黑山县北新立屯。全长60.6公里。日伪于1938—1940年修筑。
在今福建武夷山市西南武夷三曲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29作“小藏岩”。《清一统志·建宁府》“天柱峰”条下:小藏峰“峰右有仙船岩,溪中望之,隐隐若艇,半在岩外。峰背有仙机岩”。
今安徽黄山山脉的古名。西起祁门、黟县,以黄山市区为中心,东连歙县、绩溪等地,横亘在皖南山地的中枢,是长江下游与钱塘江的分水岭。《山海经·海内经》:“南海之内,有山名三天子之都。”又《海内东经》:“浙江
即今江苏淮安市东南五十里、涧河支流故城河。上接黄浦,下达射阳湖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景福元年(892),“时溥遣兵南侵,至楚州,杨行密将张训、李德诚败之于寿河”。即此。古水名。即今江苏省淮安市东南大溪河,
一作勒且岭。在今青海乐都县西。《晋书·沮渠蒙逊载记》: 东晋义熙十一年 (415),乞伏炽磐 “遣将王衡、折斐、麹景等率骑一万据勒姐岭,蒙逊且战且前,大破之”。即此。古山名。又称勒且岭。在今青海省乐都
北魏太和中置,为南徐州治。治所在宿预县 (今江苏泗阳县西北郑楼乡古城)。南朝梁天监八年 (509) 改为东徐州治。东魏武定七年 (549) 为东楚州治。陈太建七年 (575) 为安州治。北周大象二年
今四川丰都县南长江岸丰稔坝。《水经·江水注》:江水“又径东望峡,东历平都,峡对丰民洲,旧巴子别都也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9酆都县“平都山”条:“下有丰民洲,洲临江。”
即今四川富顺县西北六十里仙市镇。民国《富顺县志》卷3:仙滩“北距县六十里。水陆交通,橹船云集,亦荣溪上下之一繁聚”。
唐成都县坊里。在今四川成都市西南五里杜甫草堂一带。《旧唐书·杜甫传》: “甫于成都浣花里,种竹植树,结庐枕江。” 即此。
又名莱芜谷。在今山东莱芜市西南三十里。唐中和四年 (884) 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失败自杀于此。《新唐书·黄巢传》: “巢众仅千人,走保太山。六月,时溥遣将陈景瑜与尚让追战狼虎谷。巢计蹙……乃自刎。” 《
在今浙江天台县北天台山中。《徐霞客游记·游天台山日记 (后)》: 崇祯五年 (1632)三月十七日,“左转得大悲寺,寺旁有石,为智者拜经台”。即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