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高平郡

高平郡

①西晋泰始元年 (265) 改山阳郡为高平国,治昌邑县 (今山东巨野县南)。十六国后赵改为郡。南朝宋移治高平县 (今邹城市西南)。北齐天保七年 (556) 移治任城县 (今济宁市)。隋开皇三年(583) 废。

②北魏正光五年 (524) 置,属原州。治所在高平县 (今宁夏固原县)。辖境相当今宁夏固原、彭阳二县地。西魏末改为平高郡。

③北周改高都郡置,属建州。治所在高都县 (今山西晋城市东北三十里高都镇)。辖境相当今山西晋城市及高平县地。隋开皇初废。唐天宝初改泽州为高平郡,治所在晋城县 (今晋城市)。辖境相当今山西晋城市及沁水、高平、陵川、阳城等县地。乾元元年(758) 复改泽州。

④南朝宋改高平国为郡,属兖州。移治高平县(今山东微山县西北平山南)。北齐天保七年 (556)移治任城县 (今济宁市)。隋开皇初废。

⑤南朝梁置,为南建州治。治所在高平县 (今河南商城县东)。北周改为平高郡。

⑥南朝陈太建六年 (574) 置,治所在大徐城(今江苏泗洪县南)。东魏时治所在高平县 (今江苏盱眙县西北)。隋开皇初废。

⑦北周置,属济州。治所在清泽县 (今山东郓城县东十六里)。辖境相当今山东郓城、梁山等县地。隋开皇初废。


(1)西晋泰始元年(265年)改山阳郡为高平国,十六国后赵改为郡,治昌邑县(今山东巨野县南)。属兖州。辖境相当今独山湖及金乡、巨野、邹城等市县之间地。其后屡有变迁。南朝宋移治高平县(今邹城市西南),北齐移治任城县(今济宁市)。隋开皇初废。(2)南朝梁置,治大徐城(今江苏泗洪县东南半城)。隋开皇初废。(3)北魏正光五年(524年)置,治高平县(今宁夏固原市),属原州。辖境约当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地。西魏末改名平高郡。(4)北周改高都郡置,治高都(今山西晋城市东北)。辖境约当今晋城、高平等市地。隋开皇初废。唐天宝、至德时又曾改泽州为高平郡。乾元元年(758年)复为泽州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万金渠

    亦名天平渠。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。《魏书·地形志》 司州邺县:“天平中,决漳水为万金渠。今世号天平渠。”唐咸亨三年(672)又加疏浚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尧城县:“北四十五里有万金渠,引漳水入故齐都领渠

  • 龙安水

    ①在今江西黎川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6建昌府新城县“飞猿水”条下:龙安水“在县西三十里。源出会仙岩,西北流,合诸山溪水,经龙安镇,又折而北,至县北三十里之港口达于黎水。《志》以黎川为中川,飞猿为东川,

  • 白洋河

    ①在今江苏泗阳县西北。《清一统志·徐州府一》:白洋河“在宿迁县东南三十五里。自安徽泗州流入,即北潼水之下流也。旧为巨浸,望之如洋,故名”。②又名义井河。即今山东栖霞县、烟台市境之白洋河。《方舆纪要》卷

  • 渡头市

    ①即今江西南昌县 (莲塘镇) 东渡头乡。清同治 《南昌府志》 卷6: 渡头市 “距 (南昌) 城六十里”。②清置,属浏阳县。在今湖南浏阳市东五里。

  • 拨换城

    又称大拨换城或威戎城。即今新疆温宿县东扎木台乡喀什艾日克村古城。汉为姑墨国,唐初属龟兹国。贞观二十二年 (684),阿史那杜尔率大军攻龟兹,擒其王诃黎布失毕于此,后于此置姑墨州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:

  • 大金山

    ①即南金山。在今福建霞浦县南六十里。②即今广东台山市东南海中大襟岛。《清一统志·广州府》 “上川山”条:“相近有大金、小金二岛。”在上海市金山区东南部、杭州湾北侧海中。面积约0.3平方千米。与邻近的小

  • 驴川县

    即闾川县。在今陕西旬县西南三十里吕河镇。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 作“驴川县”。古县名。唐武德元年(618年)置,治今陕西省旬阳县西。属金州。贞观二年(628年)废。

  • 宜冲桥镇

    即今湖南慈利县西南五十四里宜冲桥乡。明于此置宜冲驿。

  • 北皮城

    在今河北南皮县东北。《水经·淇水注》:“清河又北径北皮城东……《地理风俗记》曰:‘南皮城北五十里有北皮城,’即是城矣。”

  • 冠头寨

    北宋置,属海康县。在今广东徐闻县东南。一说在今徐闻县西。在今广东省徐闻县西。北宋属海康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