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马湖

马湖

又名龙湖、龙马湖。即今四川雷波县东北之马湖。蜀汉之马湖县及马湖江,以此名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3马湖府屏山县:马湖在“府西百七十里。湖在山顶,长二十里,广七里余,中有土山,可居四百余人,亦谓之龙湖。《志》云:龙湖四围皆峻崖,去大江止二里,水与江同消长, 日夕作潮。相传昔曾有龙马见于此”。此湖系石灰侵蚀石崩陷而成,海拔1100米,长30里,宽8里,为著名的高山湖泊。《元史·地理志》马湖路:“汉唐以下名马湖部。宋时蛮主屯湖内。”即此。


(1)湖名。又名龙湖、龙马湖。在四川省中南部雷波县境内。唐宋至明马湖部落以此为名。《读史方舆纪要》:“相传昔曾有龙马见于此。”紧邻金沙江左岸,系地震崩坍岩体堵截积水而成堰塞湖。湖面海拔986.5米,面积7.3平方千米,最大水深134米,蓄水量4.81亿立方米。主要入湖河流有东大河、西大河和额子沟。湖水通过地下渗漏流入金沙江,为半封闭型湖泊。具灌溉、发电等功能。三面环山,林木葱郁,景色秀丽。湖周盛产中药材,为珍稀动物大熊猫栖息地。(2)村名。在江苏省盱眙县东南部。属穆店乡。人口 1600。村以湖得名。相传穆桂英当年曾在此湖饮马,后湖称为马湖。产稻、小麦、玉米、甘薯、棉花。泗盱汊公路经此。1982年该村南窑出土战国时期文物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鲁港

    即今安徽芜湖县西北鲁港乡,南接繁昌县界,以鲁明江 (漳河下游) 入江口为名。《宋史·贾似道传》: 元兵沿江东下,“时一军七万余人,尽属孙虎臣,军丁家洲。似道与夏贵以少军军鲁港”,即此。明成化中移河口镇

  • 清幽溪

    在今湖北松滋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8松滋县: 清幽溪 “在县东南四十里。自澧州慈利县之添坪、麻寮二所流经此,分为二支,一至公安县西六十里之孙黄渡入江,一至江陵县之虎渡口入江”。

  • 谷州

    ①隋开皇十六年(596)置,治所在新安县(今河南义马市石河村北)。仁寿四年(604)废。唐武德元年(618)改新安郡复置,治通洛城(即今河南新安县)。辖境相当今新安、渑池二县及孟津县一部分。贞观元年(

  • 正嘴村

    在今陕西淳化县西北十里原乡境内。1935年西北革命根据地置赤淳县治此。

  • 唐位县

    唐贞观五年 (631) 置,属羁縻懿州。治所在今四川若尔盖县东境。后废。

  • 太平堡

    ①明初置,属大渡河千户所。在今四川荥经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2荣经县:太平堡“在县西北二十五里”。②明成化四年(1468)置,属泸州卫。在今四川兴文县南大坝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2泸州卫“洞扫堡”条下

  • 上盐湾

    即今陕西榆林市东南上盐湾乡,产盐。清光绪《陕西全省舆地图》榆林县图:城东南有上盐湾。

  • 寻阳郡

    西晋惠帝永兴元年(304)分庐江、武昌二郡置,治所在寻阳县(今湖北黄梅县西南)。辖境相当今江西九江市以西,湖北广济以东的长江两岸地区。其后屡有伸缩。东晋咸和中移治柴桑县(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二十里)。南朝

  • 西福山

    在今浙江舟山市普陀区东北部中街山列岛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:定海直隶厅有“东、西福山”,即此。

  • 富平津

    即孟津。在今河南孟县南、孟津县东北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 “ 《晋阳秋》 曰: ‘杜预造河桥于富平津’,所谓造舟为梁也。” 《魏书·孝庄纪》: 永安三年 (530) 十二月,“尒朱兆、尒朱度律自富平津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