飞越县
唐仪凤二年(677)析汉源县置,属雅州。治所在今四川汉源县西北。以飞越岭为名。大足元年(701)属黎州。天宝初废。
古县名。唐仪凤二年(677年)置,治今四川省汉源县西北。属雅州。天宝初废入汉源县。
唐仪凤二年(677)析汉源县置,属雅州。治所在今四川汉源县西北。以飞越岭为名。大足元年(701)属黎州。天宝初废。
古县名。唐仪凤二年(677年)置,治今四川省汉源县西北。属雅州。天宝初废入汉源县。
即今山东青岛市崂山区东北晓望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36即墨县: 萧旺庄寨 “在县东南五十里。与金家岭寨俱筑戍守”。
①唐至德元年 (756) 改安化县置,为顺化郡治。治所即今甘肃庆阳县。乾元初为庆州治。北宋乾德二年 (964) 复为安化县。②唐置,属羁縻播朗州。治所在今四川珙县西北。后废。③清光绪三十二年 (190
即今福建莆田市东南小日岛。见清《海国闻见录》图。
即戟里亭。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西北。《续汉书 · 郡国志》: 齐国 “西安有棘里亭”。《左传·昭公十年》: 陈桓子召公子山 “而反棘焉”。杜注: “齐国西安县东有戟里亭。” 即此。
即今福建永定县东南三层岭。为通粤要道。明、清置巡司于此。在福建省永定县东南。明成化中置巡检司于此。
①在今福建福州市北七十里。山之坳有凤池,广三、四亩。相传有五色鸟常浴于此,意其为凤,故名。《十国纪年》:“闽王葬夫人任氏于闽县凤池山。”即此。②在今四川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西北白石乡和杉岭乡交界处。清
清置,属陇州。在今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东马鹿乡。有州同驻北。民国初改为县佐。集镇名。在甘肃省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东部、陇山西麓。马鹿乡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1660。原名马鹿坡,以产马鹿得名。特产蕨菜。柳编较
①西汉置,属河内郡。治所在今河南焦作市东十里墙南村北侧。《后汉书·献帝纪》:建安二十五年(220),“奉帝为山阳公”。即此。北魏属汲郡。北齐废。②东晋义熙九年(413)置,为山阳郡治。治所即今江苏淮安
在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东岸巴鲁蒙河口。公元1411年 (明永乐九年) 曾遣使至中国建立友好关系。《瀛涯胜览》 和 《西洋番国志》 有专条记述。《明史·外国列传》 作阿鲁。
即今福建建阳市东水吉镇西营头。明、清置巡司于此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7建宁府瓯宁县 “筹岭镇” 条下: “又营头巡司在府西北百十里。正统四年设于水吉镇之营头街,因名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