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须弥福寿之庙

须弥福寿之庙

在今河北承德市避暑山庄之北、普陀宗乘之庙以东。清乾隆四十五年 (1780) 仿日喀则扎什伦布寺形制建。“须弥福寿” 乃扎什伦布之汉译。据 《高宗御制须弥福寿之庙碑记》 载,乾隆帝七十寿辰,班禅六世远道来此觐见,清帝以一年时间建成此庙,供其居住和讲经。1961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
在河北省承德市避暑山庄之北、普陀宗乘之庙以东。清乾隆四十五年(1780年)仿日喀则扎什伦布寺而建。须弥福寿,乃扎什伦布之汉译。占地达3.79万平方米,建筑风格综合汉藏建筑艺术之长,形式独特。据《高宗御制须弥福寿之庙碑记》载,乾隆帝七旬寿辰,班禅六世远道来此觐见,清帝极为重视,以一年时间建成此庙,供其居住和讲经。寺自南而北,前有石桥,桥北为山门,上悬乾隆御书“须弥福寿”匾额,正北为碑亭。北上有月台,上筑三间四柱七楼式琉璃牌坊,坊后为大红台,台上四角筑小殿,台内壁四周为三层群楼,中建妙高庄严殿,为班禅六世讲经之所。殿顶重檐攒尖盖鎏金铜瓦,瓦片呈鱼鳞状,四脊各有鎏金龙两条,腾空欲飞,姿态生动。大红台东南有东红台,西有吉祥法喜殿,为班禅寝殿,重檐歇山鎏金瓦顶。殿北有八角七层琉璃万寿塔,塔周有围廊,底层正南辟门,余各面皆有浮雕菩萨像,二层有八角平座及石栏杆。塔周有九间楼、罡子殿、单塔白台等建筑。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白山司

    即今广西马山县。明嘉靖七年(1528)置土巡检司。1915年废土司,为隆山县治。1951年改名马山县。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马山县。明嘉靖七年(1528年)置土巡检司。1915年废土司,为隆山县治。

  • 浮护县

    南朝梁置,属清远郡。治所在今广东清新县西北。隋开皇十年 (590) 废。古县名。南朝梁置,治今广东省清远市西北。属清远郡。隋开皇十年(590年)废。

  • 杉青堰镇

    在今浙江嘉兴市杉青闸路中段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1嘉兴府:杉青闸镇“在府北杉青堰……明初置”。

  • 凤宽支线

    从辽宁凤凰城(今凤城市)经灌水至宽甸。长111.6公里。为安奉铁路支线。1945年建成凤灌段,次年修至宽甸,全线贯通。

  • 乾元殿

    在今河南洛阳市中州路与定鼎路交界处的东北角。本隋乾阳殿旧址,唐麟德二年 (665) 命司农少卿田仁汪因旧址造乾元殿成,高一百二十尺,东西三百四十尺,南北一百七十六尺。武则天垂拱四年 (688) 毁乾元

  • 三界镇

    ①北宋置,属会稽县。即今浙江嵊县北三界镇。《元丰九域志》卷5:越州会稽县有“三界镇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2嵊县:三界市“在县北六十里,即会稽之三界镇也”。明成化中割属嵊县。东汉永建四年(129)至隋开皇

  • 庆远卫

    明洪武二十九年(1396)置,属广西都司。治所在今广西宜州市。后废。

  • 天宁关

    在今浙江宁波市甬江东。清同治元年(1862)太平天国设此海关。

  • 黄土塘镇

    即今江苏无锡市东北五十里东清河畔黄土塘村。明弘治 《无锡县志》 卷2: “东: 六十都有黄土。” 民国 《江苏六十一县志》: 无锡县东北有 “黄土塘镇”。

  • 孔城镇

    北宋置,属桐城县。即今安徽桐城县东二十里孔城镇。在安徽省桐城市东部。面积87.8平方千米。人口5.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孔城,人口6280。传三国吴将吕蒙筑城于此,又当东北诸山水汇聚南下的水运孔道,故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