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青县

青县

明洪武八年 (1375) 改清州置,属河间府。治所即今河北青县。清属天津府。民国初属直隶津海道。1928年直属河北省。


在河北省东部,东北邻天津市。属沧州市。面积968平方千米。人口38.9万。辖6镇、4乡、1农场。县人民政府驻清州镇。西汉置参户侯国,属勃海郡。东汉省入浮阳县。隋为长芦、鲁城县地。唐置乾宁军。五代周显德六年(959年)于今址置永安县,属沧州。北宋太平兴国七年(982年)永安县更名乾宁县,为乾宁军治。大观二年(1108年)乾宁军升为清州,乾宁县仍为州治。金贞元元年(1153年)乾宁县更名会川县。明洪武初省会川县入清州,八年(1375年)降清州为县,不久河决,改清为青,属河间府。清雍正年间改属天津府。1913年属直隶省渤海道,次年属津海道。1928年直属河北省。1949年属沧县专区,1952年属天津专区。1958年青县并入静海县,1961年复设青县,属沧州专区(1968年改地区)。1986年划归沧州市。地处河北平原东部平原区,地势低平。南运河、黑龙港河、子牙新河、北排水河等纵横境内,有“九河下稍”之称。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。农产小麦、玉米、高粱、豆类。产牛、羊。为省粮食、商品牛和肉羊生产基地县。有化工、电子、机械加工、服装等工业。京沪铁路、京沪高速公路、104国道、保津等公路经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剑浦驿

    明洪武初置,属南平县。在今福建南平市东。清康熙三十八年 (1699) 废。

  • 戎丘城

    在今甘肃天水市西南。《后汉书·隗嚣传》:建武八年(32),“使吴汉与征南大将军岑彭围西城……其大将王捷别在戎丘,登城呼汉军曰:‘为隗王城守者,皆必死无二心!愿诸军亟罢,请自杀以明之。’遂自刎颈死”。

  • 陇朱黑城

    在今青海乐都县东南四十五里。《宋史·地理志》 乐州:安陇砦,“故陇朱黑城,元符二年收复,三年赐名”。在今青海省乐都县东南。北宋元符三年(1100年)改为安陇寨。属湟州。

  • 下城父

    又名下城父聚。在今安徽涡阳县西北。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:秦二世二年(前208),“陈王之汝阴,还至下城父,其御庄贾杀以降秦”。即此。《清一统志·颍州府一》:下城父聚,“《旧志》:以近故城父县,故加下”。

  • 永清场

    即今四川安岳县东南四十里永清镇。清道光《安岳县志》卷7:永清场“即流湖场,在治东南四十里”。

  • 百颇州

    北宋置羁縻州,属雅州。治所在今四川泸定县境。后废。

  • 北徐州

    ①东晋义熙七年(411)置,治所在彭城县(今江苏徐州市)。南朝宋永初二年(421)改为徐州。②南齐改徐州置,治所在燕县(今安徽凤阳县东北临淮关东)。辖境相当今安徽淮河以南,蚌埠、凤阳、滁州、明光、定远

  • 剡县

    西汉置,属会稽郡。治所在今浙江嵊县西南十二里。东汉末徙治今嵊县。唐武德四年 (621)属嵊州,八年 (625) 属越州。五代吴越时改赡县。北宋初复为剡县,宣和三年 (1121) 更名嵊县。(剡shàn

  • 夫南

    亦作扶南。指今柬埔寨及越南南部一带。《文选》卷5左思《吴都赋》:“乌浒、狼㬻,夫南、西屠。”刘逵引《异物志》注:“夫南特有才巧,不与众同。”

  • 奴仑山

    在今四川潼南县东南。一说即今铜梁县安居镇东波仑山。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 铜梁县:“初治奴仑山南,开元三年,移治于武金坑。”《舆地纪胜》卷159合州:奴仑山“在铜梁县北四十里,今县有仑山里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