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雹山

雹山

又名大崮山。在今山东沂水县西北五十里。《寰宇记》 卷23引 《泰山记》 曰: “雹山出紫石英,好者内朗外明,表里映彻,形若雹状,故名雹山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白邑村

    在今云南嵩明县西三十三里白邑乡。蒙古宪宗七年(1257)于此置邵甸千户。元至元十二年(1275)改邵甸县。《元史·地理志》 嵩明州邵甸:“在州西,治白邑村,无城郭,车蛮、斗蛮旧地,名为束甸,以束为邵。

  • 关渡河铺

    在今贵州正安县东南。《清一统志·遵义府》 “牛角巷铺”条下:又有“关渡河铺”等,皆戍守处。

  • 朝霞岭

    在今湖北咸丰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2大田所: 朝霞岭 “在所东五十余里。巍峨高耸”。

  • 阜民场

    在今河北黄骅市西南二十五里常郭乡。清为长芦盐运司十大盐场之一。雍正年间废。

  • 灵岩三洞

    在今江西婺源县西北古坦乡通元观村。《清一统志·徽州府》:灵岩三洞“在婺源县西北一百二十里,大鄣山之西。其东北曰庆云洞,西曰莲花洞,南曰含虚洞。又北曰琼芝洞,朱子题名在焉。洞口险仄,人迹罕至”。

  • 满剌加国

    即今马来西亚马来亚之马六甲。为14至16世纪马来亚封建王国。15世纪初拜里迷苏剌统治时期,与中国有友好往来。郑和出使亦屡至其国。1511年葡萄牙殖民者侵入时衰亡。

  • 宋埠

    即今湖北麻城市西南五十二里宋埠镇。民国《湖北通志》卷73《兵事》:清同治二年(1863)四月,“舒保马队抵宋埠”。民国时有县佐驻此。

  • 鄢水

    即今湖北西北部蛮河。为汉水支流。《左传》: 桓公十三年 (前699),楚屈瑕伐罗,“及鄢,乱次以济”。杜注: “鄢水,在襄阳宜城县入汉。” 《水经·沔水注》: “夷水,蛮水也。桓温父名夷,改曰蛮水……

  • 三里三镇

    即今黑龙江省明水县。清宣统三年(1911)改名兴隆镇。

  • 河城

    即今河北献县东十六里河城街乡。清乾隆《献县志》 卷3市集: 有河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