雉阳县
北魏末置,属鲁阳郡。治所在今河南鲁山县东南五十五里。北周为武山郡治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) 改为湛水县。 大业初改为城县, 唐武德初复为雉阳县。贞观初废。
西魏置,治今河南省鲁山县东南。属襄城郡。北周为武山郡治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年)改名湛水县。
北魏末置,属鲁阳郡。治所在今河南鲁山县东南五十五里。北周为武山郡治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) 改为湛水县。 大业初改为城县, 唐武德初复为雉阳县。贞观初废。
西魏置,治今河南省鲁山县东南。属襄城郡。北周为武山郡治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年)改名湛水县。
即今云南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西北六十四里回龙。清乾隆于此开回龙厂采银。今遗址尚存。
在今湖南衡阳市南岳区西北部。为南岳衡山最高峰。海拔1290米。传说上古祝融曾游息于此,故名。《清一统志·衡州府一》: 祝融峰 “上有青玉坛,方五丈。湘水环带山下,五折而北去。峰颠有风穴,东有望日台,西
南宋绍兴中置,在今甘肃西和县南百里。《宋史·吴曦传》: 南宋开禧二年 (1206),吴曦叛,“金人犯西和,王喜、鲁翼拒之。战方急,曦传令退保黑谷,军遂溃”。即此。
在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2峨眉县: 峨眉驿 “在县西南。唐置峨眉镇于此,寻改为驿。明初,傅友德于大渡河造船以达建昌。曹震言: ‘建昌驿道经大渡河,多瘴疠,峨眉至建昌有古道,平易可行,乞
在今河北邯郸市内。清光绪《畿辅通志》卷162:回车巷,“相传蔺相如引车避廉颇于此”。
西汉置,属临淮郡。治所在今江苏仪征市北。东汉改为舆侯国,属广陵郡。三国吴复为舆县。南朝宋元嘉十三年 (436) 并入江都县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江苏省仪征市北。属临淮郡。东汉属广陵郡。南朝宋元嘉十三年
亦名白鹤溪。即今安徽黟县东之东亭河。《元丰九域志》卷6:黟县有吉阳水。宋淳熙《新安志》卷5黟县《水源》:吉阳水“出吉阳山。东流至白茆渡入县界,屈曲九十里经黎阳口合南当水,东流三十五里下黄墩村,北流四十
亦名石角溪。即今四川屏山县西一百二十五里西宁河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3马湖府蛮夷长官司:什噶溪在“司(今新市镇)西二里。源出小悍山……流入马湖江”。
在南海中中国中沙群岛内,位于中沙大环礁南部边缘。西距安定连礁2.4海里。1947年公布名称为海鸠暗沙。
一名昭亭山。在今安徽宣州市北十里。南朝宋谢灵运有 《敬亭山》 诗,题下注引 《宣城郡图经》 曰: “敬亭山,宣城县北十里。” 《元和志》卷28宣城县: 敬亭山在 “州北十二里,即谢朓赋诗之所”。《舆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