隆城镇
北魏置,属巴州。在今四川阆中市。《魏书·僚传》: 孝昌中,“ (魏) 子建启以 (隆城) 镇为南梁州”。《资治通鉴》: 南朝梁中大通元年 (529),“又立隆城镇”。胡三省注: “宋白曰: 取其连冈地势高隆为名,后为隆州。” 皆即此。
北魏置,属巴州。在今四川阆中市。《魏书·僚传》: 孝昌中,“ (魏) 子建启以 (隆城) 镇为南梁州”。《资治通鉴》: 南朝梁中大通元年 (529),“又立隆城镇”。胡三省注: “宋白曰: 取其连冈地势高隆为名,后为隆州。” 皆即此。
在今山西岚县北六十五里鹿径沟村。明置鹿径岭巡司。
隋开皇五年 (585) 置,属豫州。治所在今河南郾城县西南五里古城。十六年 (596) 为道州治。大业初属颍川郡。唐武德四年 (621) 为道州治。贞观元年 (627) 属豫州。开元十一年 (723)
即今江西湖口县东花尖山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5九江府湖口县:花尖山在“县东四十里。形如芙蓉”。
一作三堂寨。北宋置,属武冈县。在今湖南武冈县东北六十五里。
西晋改栒邑县置,属新平郡。治所在今陕西旬邑县东北二十五里职田镇。东晋废。古县名。西晋改栒邑县置,治今陕西省旬邑县东北。属新平郡。后废。
即今福建惠安县东南小岞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9 惠安县“獭窟山”条下:“又小岞山,在净山东十里。北对黄崎山,南控大岞山,邑境诸山之东趋于海者,至此三山而止。”明洪武二十年(1387)置小岞巡司于此。清初废
清置,属宽甸县。即今辽宁宽甸满族自治县东北太平哨镇。在辽宁省宽甸满族自治县中部偏东。面积342.7平方千米。人口2.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太平哨,人口 2400。哨,即水中尖石,附近水中有一尖石,出于希望
即曲宗。在今西藏波密县东。
又作忽鲁哈卫。明永乐十三年 (1415)改忽儿海卫置,属奴儿干都司。治所在今黑龙江省依兰县。后废。明永乐十三年(1415年)由忽儿海卫改置,治今黑龙江省依兰旧城。辖境约当今黑龙江省牡丹江流域。属奴儿干
即白马关。在今山西盂县东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