阳明井
在今四川简阳市北。《华阳国志·蜀志》:牛鞞县“有阳明盐井”。《元和志》卷31阳安县:“阳明盐井,在县北十四里。”
在今四川简阳市北。《华阳国志·蜀志》:牛鞞县“有阳明盐井”。《元和志》卷31阳安县:“阳明盐井,在县北十四里。”
即今陕西洛川县治。清乾隆三十一年(1766)洛川县迁治于此。
曾称大金沙江、臧博楚。在今西藏南部。上游马泉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北麓,东流纳拉喀藏布、年楚河、拉萨河等支流,经喜马拉雅山东端的珞渝地区南流入印度和孟加拉国境内,称布拉马普特拉河,下游注入孟加拉湾。清乾隆
①即今河北定州市东三十里固城。《资治通鉴》: 南朝梁大通三年 (531),魏普泰初,大都督侯渊 “讨刘灵助,至固城”。胡三省注: “固城,当在中山城东北,安国城西南。” 《方舆纪要》 卷14定州:“
元初置,属四川行省。治所在今湖北利川市南毛坝区龙孔坝。至正二年 (1342) 改为施南道宣慰司。元置,治今湖北省宣恩县。属四川行省。至正二年(1342年)改为施南道宣慰司。
①一名白径岭。在今山西运城市解州东南。《史记·秦本纪》:秦献公二十一年(前364),“与晋战于石门,斩首六万”。《水经·涑水注》:“(盐贩)泽南面层山,天岩云秀,地谷渊深,左右壁立,间不容轨,谓之石门
即今台湾省台北市南景美区。清乾隆初修瑠公圳时,曾建水枧 (渡槽) 跨越景美溪。后在水枧末端附近形成街市,故名枧尾。因枧、景音近,转变为景尾。后又从闽南音雅化为景美。1950年设景美镇。1967年划入台
明初改元卑里真站置,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付答河口以下。明《辽东志》卷9:海西东水陆城站有狗站“别儿真站”。后废。
在今江西波阳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5饶州府 “马迹山” 条下: “府西有莲荷山,在彭蠡湖中,望之如荷叶浮水上。”
在今河北平山县西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平山县:“西有十八盘、下口村巡检司。”《方舆纪要》卷14平山县:十八盘岭口,“《关隘考》:十八盘已下凡二十一口,俱在县境,谓之龙泉南路,而十八盘尤为要害。正统二年筑城
在今陕西华阴市南华山。两壁削立,依山为城,昔人避乱时以一巨石塞口,为石门,又名第一关。清光绪《华岳志》卷1引范守已记曰:“自山荪亭而上,履石缘溪,蜿蜒凸凹行者五里, 曰五里关。一夫守之,众莫能用矣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