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闽侯县

闽侯县

1913年3月由闽县、侯官两县合并置,取两县首字为名。为福建省会。治所即今福建福州市。其后为闽海道治。1928年直属福建省。1944年改名林森县。1933年11 月,国民党十九路军将领蔡廷锴等在福州城内成立 “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”。


(侯hòu) 在福建省东部、闽江下游。属福州市。面积2133平方千米。人口60.7万。辖9镇、7乡。县人民政府驻甘蔗镇。西汉为冶县地。东汉末年改冶县置侯官县,治今福州市,属会稽郡。三国吴永安三年(260年)改属建安郡。西晋太康三年(282年)置原丰县,为晋安郡治。南朝陈废原丰县。隋开皇九年(589年)改侯官县为原丰县,属泉州;十二年改闽县。大业初为闽州治,三年(607年)为建安郡治。唐武德六年(623年)析闽县置侯官县,县治设在州城西北30里处(今上街乡侯官村),属泉州(治今福州);八年侯官县并入闽县。长安二年(702年)析闽县复置侯官县。景云二年(711年)属闽州;开元十三年(725年)属福州。贞元五年(789年)侯官县治迁入州城。元和三年(808年)并入闽县,五年复置侯官县。五代闽龙启元年(933年)闽县改名长乐县,侯官县改名闽兴县,为长乐府属下二县;两年后均复原名。五代汉乾祐元年(948年)为福州治。宋仍为福州治。元为福州路治。明、清为福州府治。1913年废府,闽县、侯官二县合并为闽侯县。取二县首字为名。县治所设府里(今福州市新民路),属东路道(1914年改称闽海道)。1928年废道直属省。1933年又分为闽县、侯官二县。1934年复合并。1943年改名林森县。1947年省治由福州城区迁往西涧,继迁洪塘。1949年又迁西涧,同年9月县治迁义序,属第四专区。1950年复名闽侯县,县治迁尚干,属闽侯专区。1953年县治迁螺洲。1956年直属福建省。1958年属福州市。1959年属闽侯专区。1970年县治迁甘蔗镇至今。1971年属莆田地区。1973年复属福州市。地处闽东山地中部偏北。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。农产有稻、甘薯等。盛产茉莉花、茶叶、蚕茧。水果有橄榄、梨。为省福橘生产基地之一。淡水养殖鳗鱼、凤尾鱼、银鱼。矿产有钨、明矾石、高岭土、石灰石。工业有机械、食品等和草编竹编等手工业。福分(诏安)、福花、福三、福五等公路经此。纪念地有林祥谦陵园。名胜古迹有雪峰寺、李纲墓及庄边山、昙石山、黄土仓等文化遗址。为陈襄、林祥谦、林森故里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椒水

    又名鲁家沟。即今安徽凤台县西南焦冈湖。《水经· 淮水注》: “淮水又北,左合椒水。”即此。

  • 底张驿

    即今陕西兴平市东北三十里店张镇。《清一统志·西安府三》: 店张驿 “在兴平县东北三十里店张镇。北通固原,最为冲要。明置驿于此,初曰底张,后改名。旧有驿丞及店张递运所,后裁”。明置,即今陕西省兴平市北店

  • 下邳国

    东汉永平十五年(72)改临淮郡置,属徐州。治所在下邳县(今江苏睢宁县西北古邳镇东)。辖境相当今江苏邳州市、沭阳县以南,涟水县和淮安市以西,盱眙县和安徽明光市以北,江苏睢宁和安徽泗县以北地。建安十一年(

  • 纶氏

    战国韩邑。在今河南登封市西颍阳镇。《水经·伊水注》:“狂水又西,径纶氏县故城南。《竹书纪年》曰:‘楚吾得帅师及秦伐郑, 围纶氏’者也。”古邑名。战国韩邑。在今河南省登封市西南颍阳。《水经注·伊水》引《

  • 胪滨县

    1913年改胪滨府置,属黑龙江省。治所即今内蒙古满洲里市。1934年日占期间改设满洲里市。旧县名。1913年由胪滨府裁府改县,治满洲里(今内蒙古满洲里市)。1942年撤销,改置满洲里市。

  • 睢宁县

    金兴定二年 (1218) 置,属泗州。治所即今江苏睢宁县。元初废,至元十二年 (1275) 复置,属淮安军。十五年 (1278) 改属邳州。明属淮安府。清属徐州府。民国初属江苏徐海道。1927年直属江

  • 应昌路

    元至元二十二年(1285)升应昌府置,属中书省。治所在应昌县(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西达里诺尔湖西南四里,俗名鲁王城)。辖境相当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、阿巴哈纳尔旗、巴林左旗、翁牛特旗等地。明洪武二年(136

  • 斗门磨沙

    一名瓦白果。在今云南新平彝族傣自治县西南。清雍正十年(1732)置斗门磨沙土千总。

  • 邗沟城

    亦名邗城。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建。在今江苏扬州市西北蜀冈上。《寰宇记》卷123扬州江都县:“芜城,即州城,古为邗沟城也。”

  • 肤 (膚) 施县

    ①战国秦昭王三年 (前304) 置,为上郡治。治所在今陕西榆林市东南七十五里鱼河堡附近。东汉建安二十二年 (217) 废。②隋大业三年 (607) 置,为延安郡治。治所在今陕西延安市东延河东岸。唐为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