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闻喜县

闻喜县

西汉元鼎六年 (前111) 置,属河东郡。治所在今山西闻喜县东北二十里。《汉书·武帝纪》:武帝 “将幸缑氏,至左邑桐乡,闻南越破,以为闻喜县”。东汉移治左邑 (今闻喜县)。北魏属正平郡。北周武帝移治柏壁城 (今新绛县西南二十里柏壁村)。隋开皇三年 (583) 属绛州,十年 (590) 移治甘泉谷(今闻喜县东北二十五里东镇)。大业初属绛郡。唐武德元年 (618) 属绛州,元和十年 (815) 还治今闻喜县东北二十里。五代时又移治今闻喜县。北宋属解州。清属绛州。民国初属山西河东道。1928年直属山西省。


在山西省西南部、中条山北麓。属运城市。面积1167平方千米。人口38.5万。辖7镇、6乡。县人民政府驻桐城镇。春秋晋曲沃邑、桐邑。战国曲沃属魏。秦置左邑县,治今址,属河东郡。西汉元鼎六年(前111年)武帝刘彻去河南缑氏巡幸,途经左邑县之桐乡,闻汉军破南粤之喜讯,遂为闻喜县,治今县东北,与左邑县同属河东郡。东汉废左邑县入闻喜县,治今址。三国、两晋因之。北魏属正平郡。隋属绛郡,大业末改桐乡县,唐武德元年(618年)复名闻喜县,属绛州。五代汉乾祐元年(948年)改属解州。北宋、金、元、明因之。清雍正七年(1729年)改属绛州。1914年属河东道,1927年直属山西省。1949年属运城专署,1954年属晋南专区,1984年属运城地区。2000年属运城市。地处运城盆地北部。涑水河、铁寺河、沙渠河、毫清河流经境内。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。农产以小麦、棉花、玉米、谷子为主。特产闻喜煮饼。矿产有铜、石英、大理石、石灰石、蛭石、型砂等。工业有采矿、焦化、电力、建材、陶瓷、五金、玻璃制品、食品等。同蒲铁路、礼垣铁路支线和大运、闻新、闻夏公路经此。名胜古迹有文庙、裴祠石刻、杨深秀墓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西楚九郡

    公元前206年秦既亡,项羽分天下王诸侯,以梁、楚地九郡自立为西楚霸王。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、《汉书·项籍传》 皆不详九郡之目, 自古考史者不一其说,当以姚鼎《项羽王九郡考》之说为是。计梁地两郡:砀郡、东

  • 渠沙国

    即莎车国。南北朝时西域国名。都城在莎车城 (今新疆莎车县)。《北史·西域传》: 渠沙国“居故莎车城,在子合西北,去代一万二千九百八十里”。

  • 王爷府

    ①简称王府。清光绪三十年(1905)色旺敖力布建。在今内蒙古四子王旗(乌兰花镇)北查干补力格苏木。清为四子部落旗驻地。1952年迁驻乌兰花镇。②又作喀喇沁王府。即今内蒙古喀喇沁旗西南四十里王爷府镇。清

  • 乌墩寨

    即今浙江桐乡市西北二十六里乌镇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乾宁二年(895),“钱鏐遣武勇都指挥使顾全武救嘉兴,破乌墩、光福二寨”。即此。在今浙江省桐乡市西北乌镇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乾宁二年(895年)杨行密将田

  • 平昌设治局

    1946年析巴中县东南部地置,属四川省。治所在江口镇(今四川平昌县)。1948年升为平昌县。1944年由巴中县析置,治今四川省平昌县江口镇。1948年升县。

  • 和政驿

    明置,即今甘肃和政县治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0河州 “银川驿” 条下: “又和政驿,在州南六十里。” 清裁。

  • 原仇县

    隋开皇十六年 (596) 置,属辽州。治所即今山西盂县。《元和志》 卷13盂县: “原仇山,在县北三十里,……县取此山为名。” 大业二年 (606)改为盂县。古县名。隋开皇十六年(596年)析石艾县置

  • 金沙县

    1941年置,属贵州省。治所在打鼓新场 (今贵州金沙县)。金沙县有金沙里,为富庶之区。县名金沙取 “地区富庶,砂土与黄金同价” 之义。在贵州省北部,邻接四川省。属毕节地区。面积 2524 平方千米。人

  • 陵水驿

    在今广东化州市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4化州: 陵水驿 “在州治南”。

  • 哈密力

    即今新疆哈密市。《元史· 巴尔术阿而忒的斤传》: 至元间,火赤哈儿的斤亦都护 “还镇火州,屯于州南哈密力之地”。即此。又称合迷里、渴密里、感木鲁、感鲁木、哈梅里、可梅里。即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。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