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今四川西昌市之东河。《明一统志》卷73四川行都司:怀远河“在都司城大通门外。源出东北山麓,经城南合泸水,入金沙江”。清乾隆《西昌县志》:怀远河“在东郭外。源出木托山土番,绕城东南, 资屯田灌溉,西合
明置,属纳溪县。在今四川纳溪县南永宁河西岸花果镇。南通叙永孔道。1916年云南蔡锷率讨袁护国军至此。讨袁胜利后于大洲驿北永宁河岸岩石上书“护国岩”。
芒山、砀山的合称。在今河南永城县东北。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:高祖“亡匿,隐于芒、砀山泽岩石之间”。见“芒砀山”。
明初改保靖州置,属湖广行省。治所即今湖南保靖县。洪武六年 (1373) 升为保靖州宣慰使司。明初改保靖州置,治今湖南省保靖县。洪武六年(1373年)升保靖州宣慰司。
亦称左人城。在今河北唐县西。《资治通鉴》:南朝梁普通七年(526),北魏“五原降户鲜于修礼等帅北镇流民反于定州之左城”,即此。又作左人城。在今河北省唐县西。《资治通鉴》:南朝梁普通七年(526年),北
元至正七年 (1347) 改太平驿置,属仙游县。即今福建仙游县东南枫亭镇。
即今云南澄江县西南抚仙湖西岸之尖山。元、明称涌拔山。《元混一方舆胜览》 澂江路: 涌拔山 “不与群山接,高峰独秀,类秦之华”。
明洪武三十年(1397)置,属西宁卫,为羁縻卫。治所在今甘肃敦煌市(一说在今酒泉市西南;或说在今青海西宁市西北)。嘉靖时,移罕东都指挥枝丹部落于甘州(今甘肃张掖市)。后废。明洪武八年(1375年)置罕
在今江苏沭阳县北四十里。上承沭水,下流入海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沭阳县: “又北有桑墟湖。” 《方舆纪要》 卷22沭阳县“硕项湖” 条下: “桑墟湖在硕项湖西北入海州境内。” 《清一统志·海州》谓即青伊
在今湖北仙桃市西南沔城镇西二里。《舆地纪胜》卷76复州:三阳湖“在玉沙县西二里。东曰朝阳,南曰南阳,北曰水阳,故曰三阳”。即“昭阳湖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