钩 (鉤) 州
唐贞观十一年 (637) 改南龙州置,属戎州都督府。治所在望水县 (今云南晋宁县南二十六里大古城)。南诏废。
唐贞观十一年 (637) 改南龙州置,属戎州都督府。治所在望水县 (今云南晋宁县南二十六里大古城)。南诏废。
在今陕西华县东南十五里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郑县: “东南十五里有罗文渠,引小敷谷水,支分溉田,皆开元四年诏陕州刺史姜师度疏故渠,又立堤以捍水害。”
唐天宝元年(742)改妫州置,治所在今河北怀来县东南旧怀来(已没入官厅水库)。辖境相当今河北张家口市及怀来、赤城、崇礼、张北、怀安、涿鹿等县地。乾元元年(758)复为妫州。唐天宝元年(742年)改妫州
元置,即今福建建瓯市南四十里太平街。元置,即今湖南省汨罗市东北大荆。明废。
即今湖北襄阳县西北三十里竹条镇。清设把总驻防。
即今河南信阳县北七十八里明港镇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0确山县 “竹沟镇关” 条下: “县南九十里有明港镇关。明港河之水,自信阳州流经此入淮也。” 明、清置巡司于此。
明洪武二十一年(1388)置,属五开卫。治所即今贵州黎平县东南中潮镇。清废。明洪武二十一年(1388年)置,治今贵州省黎平县东南中潮镇。属五开卫。清康熙五年(1666年)废。
即今陕西宁陕县。明正德十六年(1521)设五郎坝巡司。清顺治年间裁。乾隆四十八年(1783)于此置五郎厅,后废。1936年宁陕县迁治于此。
明嘉靖五年(1526)升峡江镇置,属临江府。治所即今江西峡江县西南巴邱镇。民国初属江西庐陵道。1926年直属江西省。1994年迁今县治(水边镇)。在江西省中部、赣江中游。属吉安市。面积 1287 平方
唐武德二年(619)析济源县置,属西济州。治所即今河南济源市西八十九里邵原镇。四年(621)废入济源县。古县名。唐武德元年(618年)改王屋县置,治今河南省济源市西。属西济州。四年废入济源县。
亦作松泽。在今上海市青浦县东十里崧泽村。近年在此发现古文化遗存,被命名为 “崧泽文化”。为上海市已知最早的古文化遗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