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金门县

金门县

①东魏天平初置,为金门郡治。治所在今河南洛宁县西洛水南。北周废。

②东魏兴和中侨置,属宜阳侨郡。治所在今河南卫辉市附近。北齐废。

③旧名浯洲屿。明洪武二十年 (1387) 置金门千户所。清同安县丞及金门镇总兵官驻此。1914年析思明县所辖大、小金门等岛屿置县,属福建厦门道。治所即今福建金门县。以金门岛为名。1928年直属福建省。


(1)古县名。东魏天平初置,治今河南省宜阳县西南。属金门郡。北周废。(2)今县名。在福建省南部、厦门半岛以东金门岛上。面积148平方千米。人口5万。辖3镇、2乡。县政府驻金城镇。为侨乡。隋、唐属南安县。唐贞元十九年(803年)设万安监,于此饲养马匹。五代闽龙启元年(933年)属同安县。宋属同安县翔风里。明洪武二十年(1387年)设守御千户所并筑城,取“金城汤池”意名金门城,后沿为岛名、县名。明末郑成功据此抗清,并于顺治十八年(1661年)自此料罗湾誓师东渡收复台湾。清康熙十九年(1680年)复属同安县。乾隆四十年(1775年)改属马巷厅。1912年后废厅属思明县。1914年置金门县,属厦门道。1928年直属福建省。1949年属第五专区。1950年属晋江专区。1971年属晋江地区。1985年属泉州市。现由台湾省管辖。地处闽东南沿海丘陵平原东南部。由大、小金门等59个岛屿组成。金门岛最大,呈哑铃状。地形以平原、丘陵为主,最高峰北太武山海拔238米。环岛多港湾、礁岩。属南亚热带湿润气候。农产有高粱、甘薯、花生、小麦和蔬菜等。水产丰富,有海洋捕捞和养殖业。矿产有硅砂、高岭土、铝土、花岗石。工业有采矿、造船、酿酒、陶瓷、制盐、食品加工等。有中央、环岛等公路,尚义机场、料罗湾码头为对外交通门户。名胜古迹有牧马王庙、明鲁王庙、海印寺、太湖、古岗湖、中山纪念林和郑成功水头点将石、烈屿国姓井、浦东路郑氏书塾旧址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武丰

    (豐) 县 ①西晋置,属桂林郡。治所当在今广西东北部融江及红水河下游一带。南朝宋废。齐复置。后废。②唐长寿二年 (693) 改唐兴县置,属遂州。治所在今四川蓬溪县南。神龙元年 (705) 复改为唐兴县

  • 龙塘山

    ①在今安徽绩溪县东北,与浙江临安县交界处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8绩溪县:龙塘山“在县东百余里。麓有小径,萦紆险巇,悬绝不通处,则倚木架桥,鱼贯而进。当径有石如门,上有洞,轩豁可容百人。再上有池,极深”。主

  • 昌八剌

    即彰八里。今新疆昌吉市。元 《长春真人西游记》 卷上: “又历二城,重九日至回纥昌八剌城,其王畏午儿与镇海有旧,率众部族及回纥僧皆远迎。”古城名。即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市。初见于《突厥语大词典》,为

  • 氾乡

    在今山东即墨市东南八里。《汉书·何武传》:何武“封氾乡侯,食邑千户。氾乡在琅邪不其”。清光绪《山东通志》卷37谓汎乡城“今俗曰粥熟城”。

  • 八刺忽

    元北境部族,又译八里灰、八儿忽、八立浑、巴儿忽等。居地在今俄罗斯贝加尔湖东侧巴尔古津河流域。元太祖先世曾避难于此地。 《马可波罗行记》载其民隶属大汗,其地所产鹰隼甚有名,元世祖曾遣人取之来贡。

  • 奇克特卡伦

    亦作奇克勒卡伦。清光绪末置,属瑷珲副都统。在今黑龙江省逊克县 (奇克特)。后废。

  • 晋康水

    一名南江。即今广东罗定市北罗定江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01德庆府: 晋康水 “在端溪县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1罗定州东安县: 晋康水 “在县西北。源出州界,经晋康废县,因名。一名南江,东流径古蓬洞,又

  • 荔枝楼

    唐忠州刺史白居易建,在今四川忠县城西南隅。白居易 《长庆集》 卷18 《荔枝楼对酒》 诗云:“荔枝新熟鸡冠色,烧酒初开琥珀香。欲摘一枝倾一盏,西楼无客共谁尝。” 《方舆胜览》 卷61咸淳府:荔枝楼 “

  • 黄浦江

    在今上海市境内。旧误传为战国时春申君黄歇所疏导,故别称黄歇浦、春申江。黄浦之名始见于南宋绍兴二十八年 (1158) 高子凤 《南积善寺记》,《宋会要·食货八之二九》 作黄浦塘。元至元年间称黄浦港。《明

  • 龟角尾汛

    清置,在今江西赣州市城北,当章、贡二水合成赣江之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