郾县
西汉置,属颍川郡。治所在今河南郾城县西南五里古城。东晋废。
西汉置,治今河南省郾城县南。两汉、魏、晋属颍川郡。东晋废。
西汉置,属颍川郡。治所在今河南郾城县西南五里古城。东晋废。
西汉置,治今河南省郾城县南。两汉、魏、晋属颍川郡。东晋废。
亦称大羊圈子。即今辽宁盘山县西北羊圈子镇。清光绪《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》广宁县图:南有羊圈子。旧京奉铁路经此。
一作越城峤。又名越岭、始安岭、临源岭、全义岭。在今广西全州、资源二县间湘、粤交界处。长200公里。《水经· 漓水注》: “湘、漓之间,陆地广百余步,谓之始安峤,峤即越城峤也。” 又 《湘水注》: “越
即今河北石家庄市西南振头乡。《寰宇记》卷61镇州石邑县:“隋开皇三年,移定州之石邑县于万夏村。”即此。唐初为恒州治。宋初废石邑县入获鹿县。
1933年伪满改富裕设治局置,属龙江省。治所在大来克屯 (今黑龙江省富裕县东南富路镇)。1945年划归嫩江省。1947年移治宁年镇 (即今富裕县)。1949年复属黑龙江省。在黑龙江省西部,西濒嫩江。属
唐武德六年 (623) 置,属云州。治所在今陕西清涧县境。贞观二年 (628) 废。
明洪武十二年(1379)置,后属叠溪千户所。在今四川茂县西北九十里。《明一统志》卷73叠溪所:彻底关“在所城南三十里”。后迁今汶川县南八十里,北距桃关十里。嘉庆《汶川县志》卷2:彻底关在“治(今绵虒镇
即唐东都苑。在今河南洛阳市西。徐松《唐两京城坊考》卷5载:神都苑“唐之东都苑,隋之会通苑也。又曰上林苑,武德初改芳华苑,武后曰神都苑”。
北宋庆历八年 (1048) 置,为河北四安抚使路之一。治所在真定府 (治真定县,今河北正定县)。辖境相当今河北阜平、藁城、巨鹿、丘县、肥乡、临漳以西地区及河南安阳、鹤壁、林州、汤阴等市县地。金废。北宋
一称绰尔罗斯南右翼头旗。俗称尔什克贝勒旗。清雍正三年 (1725) 设,属绰尔罗斯部。在今青海共和县东北、青海湖东南群科加拉、察汗城、日月山中间地带。
明洪武元年 (1368) 改廉州路置,后属广东布政使司。治所在合浦县 (今广西合浦县)。七年(1374) 降为廉州,十四年 (1381) 复置。辖境相当今广西合浦、浦北、灵山诸县及防城港、钦州、北海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