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

①春秋时鲁地。在今山东兖州市西北。《春秋》: 隐公九年 (前714),“夏,城郎”。又庄公十年(前684),“夏六月,齐师、宋师次于郎”。即此。清江永 《春秋地理考实》 谓隐九年所城之郎为 “鲁近郊之邑”。故桓十年,“齐卫郑来战于郎”,《公羊传》云,“郎者何? 吾近邑也”。

②春秋时鲁邑。在今山东鱼台县东 (今鱼城东北九十里)。《左传》: 隐公元年 (前722),“夏四月,费伯帅师城郎”。杜注: “高平方舆县东南有郁郎亭。”


(1)古邑名。春秋鲁邑。在今山东省鱼台县东北。《左传》隐公元年(前722年):“费伯帅师城郎”,即此。一说鲁近郊别有郎。在今山东省曲阜市附近。《春秋》隐公九年:“城郎”,即此。(2)见“朗县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钓矶山

    在今江西南昌市西约十里,赣江西。《寰宇记》 卷106洪州: 钓矶山 “在 (州) 城西北十里。广百步,水四绕,云洪崖先生钓游处”。古山名。即今江西省都昌县南钓矶。《元和郡县志》:“昔陶侃尝钓于此。”

  • 鹿门

    在今山西盂县西北三十五里。《史记·赵世家》: 赵肃侯十六年 (前334),“肃侯游大陵,出于鹿门”。《正义》: “并州盂县西有白鹿泓,源出白鹿山南渚,盖鹿门在北山水之侧也。”在今山西省盂县西北。《史记

  • 顺圣川

    即今河北阳原县东北桑干河支流水沟口河。《清一统志·宣化府二》: 顺圣川 “延袤二百里,地多美刍,明时牧马于此”。即今河北省阳原县东北桑干河支流水沟口河。东西延袤二百余里,地多美刍,明代牧马于此。成化十

  • 紫金关

    又称紫荆关。在今山东今蒙阴县东南四十里,与费县交界处。元时设巡司,明万历间裁。在今山东省蒙阴县东南蒙山上。元设巡检司,明万历间省。

  • 息宰河

    在今云南弥勒县南息宰。《清一统志·广西州》: 息宰河 “在弥勒县南九十里。明知府张继孟招降普名声于此”。“息宰” 为彝语,“息” 为新,“宰” 为边上,意即在河边新建的村子。

  • 栅虚岭

    在今浙江奉化市南与宁海县界上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2奉化县: 栅虚岭在“县南六十里。南去宁海县亦六十里,宋建炎中亦栅戍守于此,为海道之冲要”。

  • 迷易千户所

    明洪武十五年 (1382) 置,属建昌卫。治所即今四川米易县。二十七年 (1394),改属会川卫。清乾隆二十五年 (1761) 改置迷易所巡司。明洪武十五年(1382年)置,治今四川省米易县,属建昌卫

  • 蓬莱县

    唐神龙三年 (707) 分黄县置,为登州治。治所即今山东蓬莱市。《元和志》 卷11蓬莱县: “昔汉武帝于此望蓬莱山,因筑城,以蓬莱为名。” 明、清为登州府治。民国初属山东胶东道。1925年改属东海道。

  • 东夏渡

    即今安徽郎溪县西北东夏镇。明嘉靖《建平县志》卷1《坊乡》:东夏保“在县西二十里临湖乡”。有东夏渡。清光绪《广德州志》卷11建平县《市镇》:东夏镇在“县西二十里”。

  • 安门

    又称鼎路门。汉长安城南面中门。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西张村。汉惠帝时建。《三辅黄图》卷1:“长安城南出第二门曰安门,亦曰鼎路门,北对武库。王莽更名曰光礼门显阳亭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