邬子口
在今江西余干县西北。南宋乾道中范成大去岭南,途经此。《骖鸾录》:乾道癸已(1173)“闰(正)月一日,宿邬子口。邬子者,鄱阳湖尾也……(二日)发船邬子,宿范家池”。
在今江西省余干县西北。南宋乾道中范成大赴岭南,途经此。
在今江西余干县西北。南宋乾道中范成大去岭南,途经此。《骖鸾录》:乾道癸已(1173)“闰(正)月一日,宿邬子口。邬子者,鄱阳湖尾也……(二日)发船邬子,宿范家池”。
在今江西省余干县西北。南宋乾道中范成大赴岭南,途经此。
清置,即今陕西礼泉县西北五十二里南坊镇。(1)在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东南部。面积56.3平方千米。人口7.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东曲沂,人口 2470。1949年为岔河区,1951年改为第二区,1955年复
指今四川乐山市金口河区北之金口河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46嘉定府:天津水“在峨眉县西南,出徼外,入沫水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2峨眉县“彝惜水”条下:“天津水在县西南百五十里,皆出越西界,东北流入县境,注于阳
即今江西赣县东北磨刀。《清一统志·赣州府二》:长兴镇巡司“在赣县东北一百里。旧名磨刀寨,本朝乾隆四十三年改今名”。在四川省南溪县东北部。面积36平方千米。人口2.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长兴,人口800。清
在今陕西武功县 (普集镇) 西北武功镇附近。《清一统志·乾州》: 绿野书院 “在武功县治南,旧为绿野亭。宋儒张载讲学处。明弘治中改建书院”。
①东汉置,属江夏郡。治所在今河南信阳县西北。西晋属义阳郡。东晋太元中改为平阳县,移治仁顺城(今河南信阳市)。南朝宋孝建三年(456)析平阳县复置。南齐属北义阳郡。北魏废。②南朝梁置,属城阳郡。治所在今
在今江苏西部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44盱眙军: 洪泽浦,“ 《元和郡县志》: 在盱眙县北三十里。本破釜涧,炀帝幸江都经此浦宿时亢旱,至是降雨流汛,因改破釜为洪泽”。金明昌五年 (1194) 河夺淮流,洪泽
三国魏黄初三年(222)改陈留郡置,治陈留县(今河南开封县东南陈留镇)。五年(224)复为郡。太和六年(232)又为国。西晋移治小黄县(今河南开封县东北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开封市及尉氏县以东,民权、睢县
北宋东京(今河南开封市)阁名。咸平四年(1001)建。《宋史·职官志》 载:“在会庆殿西偏,北连禁中,阁东曰资政殿,西曰述古殿。阁上以奉太宗御书、御制文集及典籍、图画、宝瑞之物,及宗正寺所进属籍、世谱
即今青海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治上川口镇。1931年民和县自古鄯堡移治于此。
在今河南洛阳市西南三十里龙门山南端。唐高宗初年开凿,至上元二年 (675) 完工,为龙门石窟规模最大而雄伟的石窟群像。卢舍那佛高17.14米。是唐代雕像艺术珍品。在河南省洛阳市南龙门山(西山)南端。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