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井县
北周明帝改涌泉县置,为涌泉郡治。治所在今四川射洪县东南洋溪镇附近。隋开皇三年 (583)改为通泉县。
古县名。北周明帝时改涌泉县置,治今四川省射洪县东南。属涌泉郡。隋开皇三年(583年)改通泉县。
北周明帝改涌泉县置,为涌泉郡治。治所在今四川射洪县东南洋溪镇附近。隋开皇三年 (583)改为通泉县。
古县名。北周明帝时改涌泉县置,治今四川省射洪县东南。属涌泉郡。隋开皇三年(583年)改通泉县。
即忽毡城。元察合台汗国地。在今塔吉克斯坦列宁纳巴德附近。《元史·薛塔剌海传》: “从征回回、河西、钦察、畏吾儿、康里、乃蛮、阿鲁虎、忽缠、帖里麻、赛兰诸国,俱以炮立功。”
在今江西永新县东。《清一统志·吉安府一》:马颊山“在永新县东四十里。于群山中最为高耸”。
①在今江西丰城市东南龙门山下。《舆地纪胜》卷26隆兴府:龙湫“在丰城县龙门七宝禅寺之西,深处有石可以琢砚, 龙尾石之亚也”。《明一统志》卷49南昌府:龙湫“在丰城县西南三十里。众峰拗处, 内有蛰龙,
明永乐五年(1407)属新安府。治所在东潮县(今越南东北部广宁省东潮县)。辖境相当今广宁省西南部及海兴省东北部地。宣德二年(1427)以后入安南。
①北齐改角城县置,为淮阳郡治。治所在今江苏淮阴市西南古淮水与泗水交会处。北周改为临清县。②隋开皇十六年(596)置,属耿州。治所在今山西吉县西北四十五里古贤村。后属汾州。大业初属文城郡。唐武德元年(6
①即清阴县。北魏置,在今河南正阳县南。②隋开皇十八年 (598) 改许昌县置,属汝阴郡。治所在今安徽阜阳市东南口孜镇北古城孜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 21 颍州: 清丘城,“ 《志》 云: 城在颍水北岸,旁
即今江苏沛县。汉改泗水郡为沛郡,治相县(今安徽淮北市西北相山区),故以沛县为小沛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吕布传》:“(刘)备东击(袁)术,(吕)布袭取下邳,备还归布。布遣备屯小沛。”即此。汉沛县的别称。两汉
①明置,属沾益州。在今云南曲靖市北松林。②明置,即今陕西凤县东南松林驿。清废。(1)旧名普鲁吉堡。在今云南省沾益县东北。明属曲靖府。清因之。后废。(2)在今陕西省留坝县西北。清属汉中府。有驿丞驻此。后
清光绪三十二年 (1906) 置,属吉林省依兰府。治所在拉哈苏苏 (今黑龙江省同江市)。据民国魏声龢 《吉林地志》: “设治顷以地当松、黑两江之汇口,故名临江。” 辖境相当今黑龙江省同江、抚远、富锦、
一名西小江。源出今浙江萧山市南临浦镇麻溪,东北流至今浙江绍兴市西北钱清镇,又东至三江口入海。历史上曾是浦阳江的下游河段。宋 《嘉泰会稽志》 卷10: 浦阳江 “在 (萧山) 县东,源出婺州浦江,北流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