辟 (闢) 展城
清雍正五年 (1727) 筑城。即今新疆鄯善县。《清一统志·吐鲁番》: 辟展 “傍崖为城,周里许,居民鳞接,商贾辐辏”。乾隆二十四年(1759) 置辟展办事大臣。三十六年 (1771) 增设辟展巡检。四十六年 (1781) 裁办事大臣,改设领队大臣移驻吐鲁番。光绪二十八年 (1902) 置鄯善县于此。
清雍正五年 (1727) 筑城。即今新疆鄯善县。《清一统志·吐鲁番》: 辟展 “傍崖为城,周里许,居民鳞接,商贾辐辏”。乾隆二十四年(1759) 置辟展办事大臣。三十六年 (1771) 增设辟展巡检。四十六年 (1781) 裁办事大臣,改设领队大臣移驻吐鲁番。光绪二十八年 (1902) 置鄯善县于此。
即今广东中山市南三乡镇(平岚)。清光绪《广州府志》卷69:香山县“墟市”有平岚墟。
明洪武年间建,在今青海西宁市东关大街。是青海目前最大的伊斯兰教寺院,也是西北地区四大清真寺之一。
在今山东东平县西北五十八里斑鸠镇南部,东平湖北岸。相传古须句国曾在此设土、石、金、木、草、鲁六工,故名。《清一统志·泰安府一》:六工山“在东阿县西南三十里。其南有北腊山,又西有柏木山、子路山、凤凰山,
在今广西蒙山县东北。旧为瑶族出没处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7永安州:隆庆六年(1572)“官兵分道进讨,三峒兵克古西岩口、木鱼、青靛诸巢”。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蒙山县东北,为明时瑶族出没处。隆庆六年(157
即新洋江。在今江苏昆山市东南六里。南承吴淞江,北通娄江。
在今贵州福泉县东五里。横截驿道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1平越府“地松河”条下:羊场河“(明)弘治十年,建石梁于其上,曰通济桥,流通马场江, 入麻哈江”。
元代西藏地名。《元史·百官志三·宣政院》载:乌思藏纳里速古鲁孙等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,其属附见有加麻万户。《西藏王臣史》(藏文版)载乌思藏十三万户中,加麻为乌思地区(前藏)六个万户之一。其治所在今墨竹
在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西部,位于李准滩西南约35海里。形似新月,东西长63公里,平均宽11公里。水深一般在37—111米之间,浅处17米。1935年公布名称为前卫滩。1947年改名万安滩。
即今内蒙古土默特左旗东毕克齐的简称。或作毕七沁。蒙古语意为写字的人或文书。清范昭逵《从西纪略》载:“毕七沁,犹华言能书者。传言,元太后命汉官写经,年久不归,安土于此。今人毕其后。蒙古以物名地,率多类此
在今浙江遂昌县北与龙游县接界处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4遂昌县:赤津岭“在县北六十里。岭高险,下临溪流,为北达龙游之道”。明正统设置赤津岭寨以防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