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贵德县

贵德县

①辽置,为贵德州治。治所在今辽宁抚顺市区浑河北岸高尔山前。元废。

②1913年改贵德厅置,属甘肃西宁道。治所即今青海贵德县。1928年划归青海省。


(1)古县名。辽时置,治今辽宁省抚顺市北高尔山前。为贵德州治。元时废。(2)今县名。在青海省东部、黄河南北两岸。属海南藏族自治州。面积3600平方千米。人口9.5万。辖2镇、6乡。县人民政府驻河阴镇。元至元初置贵德州(治今河阴镇)。“贵德”之名始于此,取“以德为贵”、“贵之以德”义。归河州路辖。明洪武八年(1375年)改置归德守御千户所。清乾隆五十七年(1792年)裁所改置贵德厅。1913年改厅为贵德县,隶于甘肃省西宁道。1929年青海省直辖。1953年改属海南藏族自治区(1955年改为自治州)。地处贵德盆地,北倚野牛山、拉脊山,南有杂玛日岗(山)。周围多为中低山、丘陵。黄河自龙羊峡入境,自西向东穿越县境中部,在松巴峡出境。莫渠沟河、高红崖河分别汇入黄河、形成三河盆地。属大陆性高原气候。经济以农为主,兼营畜牧业。农产春小麦、青稞、蚕豆、马铃薯、油菜籽、蔬菜和瓜果。三河盆地为春小麦、蚕豆高产区。河谷地区特产大接杏、肉桃、苹果、长把梨、冬果梨、花椒。是省商品粮基地县。野生动物有麝、兰马鸡、雪鸡等,并产大黄、当归、柴胡、党参、羌活、贝母、枸杞、甘草、黄芪、雪莲、茵陈、冬虫夏草等药材。特产蕨麻、发菜、柳花菜。矿产有铜、铁、铅、锌、镍、沙金、砷、石英、煤、石灰石等。工业有机械、电力、建材、地毯、印刷、粮油加工、食品加工、发菜加工、酿造等。手工业历史悠久,小五金、银匠、铜匠、皮革、毡靴、手工地毯、民族首饰加工为传统工艺。宁果公路经此。名胜古迹有贵德古城、玉皇阁、白马寺、扎仓温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二龙渡

    在今辽宁宽甸满族自治县东北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宽甸县:“二龙渡巡司,光绪三年置。”民国初改置县佐。

  • 常山县

    ①隋开皇十六年 (596) 置,属恒州。治所在今河北石家庄市东北。大业初废。②唐咸亨五年 (674) 分信安县置,属婺州。治所在今浙江常山县治东三十二里招贤镇。《元和志》卷26: “因县南有常山为名。

  • 唐贡山

    在今江苏宜兴市东南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10常州府: 唐贡山 “在宜兴县东南三十五里。山产茶。唐时入贡,故名”。

  • 邱雄山

    俗称龙海山。在今云南陆良县东三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4陆凉州:邱雄山“在州(旧州)东七里。上有方池,水无盈缩。分酾山椒,凡十八道,谓之十八泉”。

  • 盐水镇

    在今四川珙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0珙县:盐水镇在“府南百二十里。《志》 云: 明初置盐水坝巡司于此。万历初,改为歇马堡巡司”。在台湾省台南县北部、急水溪和八掌溪间。面积52.25平方千米。人口约3.

  • 武津关

    在今河南虞城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0商丘县: 武津关 “在府东南三十五里。路通徐、亳。有巡司”。

  • 旧市

    即今浙江松阳县西北二十四里古市镇。自东汉至唐贞元初,松阳县治此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4松阳县:旧市,“《志》云,县治故址也”。村名。在海南省定安县南部。属翰林镇。人口450。明末,龙姓曾在此置居。当时设市

  • 滶水

    ①即今河南宝丰县北净旸河。 《水经·汝水注》: “汝水又径郏县故城南, 滶水注之。 水出鲁阳县之将孤山,东南流,……又东北至郏,入汝。”②即敖水。今湖北钟祥市北之长寿河、敖河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钟祥县

  • 西布特哈地方

    清光绪三十二年(1906)置西布特哈总管,属黑龙江将军。治所在伊倭齐(今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)。后废。1915年于此置布西设治局。

  • 阳丘县

    西汉置,属济南郡。治所在今山东章丘市北绣惠镇北七里之回村。文帝四年(前176)封齐悼惠王子安为阳丘侯,后为县。东汉省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山东省章丘市西北回村。属济南郡。东汉初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