贯头山
在今河北迁安县西三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7迁安县: 贯头山 “三峰连属如珠,巉岩苍翠”。
在今河北迁安县西三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7迁安县: 贯头山 “三峰连属如珠,巉岩苍翠”。
即西汉之骆县。在今内蒙古清水河县西南窑沟乡下城湾古城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 “河水又南,太罗河注之。水源上承树颓河,南流西转,径武县故城南。《十三州志》 曰,武县在善无县西南百五十里,北俗谓之太罗城。”
在今广西靖西县西南龙邦镇东南。《清一统志·镇安府》 “频峒隘”条内:上勾隘“在(归顺)州西南七十里,皆接越南高平府界。有兵防守”。同治《广西通志》卷125上勾隘“两山峙立,中成夹道,扼要处砌石墙”。在
①宋置,即今陕西延川县东南七十里延水关。《明一统志》卷36延安府:永宁关“在延川县境,路通绥德。宋置,元废”。②亦名延绥关。北宋置,在今陕西清涧县东七十里。后废。③金改永宁寨置,属石楼县。在今山西石楼
战国秦邑,在今甘肃灵台县西五十里百里乡。《史记·秦本纪》:秦昭王五十年(前257),“武安君白起有罪, 为士伍,迁阴密”。即此。西汉置阴密县。古邑名。战国秦邑。在今甘肃省灵台县西南。《史记·秦本纪》:
又名西屿。在今台湾省澎湖县西。为澎湖群岛第二大岛。连横 《台湾通史 ·开辟纪》: 明天启二年 (1622),荷兰船舰至澎湖,“复于风柜尾、金龟头、嵵里白沙、渔翁诸岛,各造炮台,以防守海道”。
唐武德四年 (621) 置,属铜州。治所在今广西北流市东南隆盛镇。贞观八年 (634) 属容州,十一年 (637) 后废。古县名。唐武德四年(621年)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流市东境。属铜州。十一年
在今吉林珲春市北、汪清县东南磨盘山一带。《明孝宗实录》 卷197: 弘治十六年 (1503),“阿速江卫并埇坎、苏分地面野人……俱欲朝贡”。即此。
在今河南新密市境。《清一统志·开封府》: 香峪寺 “有三。上香峪寺在密县西北,唐天宝七年建。中香峪寺亦在县西北,宋开宝元年建。下香峪寺在县西,天宝二年建”。有三寺:上寺建于唐天宝七载(748年),中寺
①西汉末称宛 (今河南南阳市) 为南都。《汉书·食货志》: 王莽 “遂于长安及五都立五均官。……洛阳称中,余四都各用东西南北为称”。宛在洛阳之南,故称南都。东汉时因南阳郡是光武帝生长之地,在京都洛阳之
在今四川绵阳市南。《周书·叱罗协传》:“时有五城郡氐酋赵杰雄等扇动新、潼、始三州民反叛,聚结二万余人,在州南三里,隔涪水,据槐林山,置栅拒守。” 即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