象角头营
在今广东中山市西南十四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1广州府香山县: 象角头营 “在县 (今中山市) 西。《志》 云,县有镇头角、南禅佛、县港口及浮虚、大埔洋等营,俱有官军戍守”。
在今广东中山市西南十四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1广州府香山县: 象角头营 “在县 (今中山市) 西。《志》 云,县有镇头角、南禅佛、县港口及浮虚、大埔洋等营,俱有官军戍守”。
①北魏太平真君六年 (445) 置,属河州。治所即今甘肃岷县。太和十一年 (487) 移治龙城县(今岷县东北洮河东岸)。辖境相当今甘肃岷县及与渭源、漳县、卓尼等县交界之地。北周废。②隋大业三年 (60
在今广西凭祥市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1凭祥州: 坡干山 “在州治北。有六尖峰”。
①北宋置,属千乘县。即今山东广饶县治。金属乐安县,后改名乐安镇。②金置,属厌次县。即今山东惠民县东南七十里清河镇。明置巡司于此。③在今北京市海淀东北十二里。为京北要地。《元史· 顺帝纪》: 至元二十四
在今江苏徐州市东北隅废黄河上。原跨汴水。金、元黄河屡次夺汴、泗入淮,黄河即经此与泗水合。《明史·河渠志》 记元末贾鲁治河后黄河所经,多“出徐州小浮桥”,即此。在今江苏省徐州市东北隅废黄河上。原跨汴水。
①又名陡门桥镇。即今江苏无锡市西北陡门桥。清光绪《江苏全省舆图》无锡县图:西北有斗门镇。②即今陕西长安县西北斗门镇。《清一统志·西安府三》:斗门镇“在长安县(今西安市)西三十里。旧设主簿,嘉庆七年移”
即北角镇。今江苏江阴市东南北漍镇。清光绪《江苏全省舆图》江阴县图:东南有北角。民国《江苏六十一县志》:江阴县东南有“北漍镇”。
即今浙江湖州市东南四十六里双林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1湖州府“南浔镇”条下:双林镇“嘉靖中,倭贼尝突犯此”。(1)在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东部。面积96.7平方千米。人口7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双林,人口1.
①北宋置,属长兴县。即今浙江长兴县西北二十八里水口乡。清同治《长兴县志》卷1:水口“顾渚山之水从此出,故名”。唐杜牧有《入茶山下题水口草市绝句》诗。②北宋置,属古田县。即今福建古田县南水口镇。北宋太平
战国秦邑,故址在今陕西麟游县西北招贤镇。《史记·甘茂传》 苏代谓向寿曰:“今公与楚解口地,封小令尹以杜阳。”即此。西汉改置杜阳县。古邑名。战国秦邑。在今陕西省麟游县西北。《史记·甘茂列传》:苏代谓向寿
亦作丽元山,又名余家山。在今四川彭州市北六十里白鹿乡东南塘坝子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:九陇县有漓沅山。《寰宇记》 卷73九陇县: 丽元山“在县北六十二里。《李膺记》 云: 范蠡学道于此山,上升仙也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