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解州关帝庙

解州关帝庙

在今山西运城市西南解州镇西关。《清一统志·解州直隶州》 载: 关帝庙 “在州城西门外百步,南面条山,北背硝池,创自陈隋,宋大中祥符时重建,金、元屡修。明万历中,敕庙名英烈。本朝顺治九年,敕封忠义神武关圣大帝”。清康熙四十一年 (1702) 毁于火,后经十余年始修复。分南北两部分。南为结义园,由牌坊、君子亭、三义阁、假山等组成。亭内有线刻结义图案一方。北部为正庙,分前、后两院。前院从端门、雉门、午门、御书楼、崇宁殿为中轴,两侧配以石坊、木坊、钟楼、崇圣寺、胡公祠、碑亭、钟亭等; 后院以 “气肃千秋” 牌坊为屏障,春秋楼为中心,刀楼、印楼为两翼,气势雄伟。前、后院自成格局,但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。建筑以春秋楼和崇宁殿最为精致。1988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
(解xiè) 在山西省运城市解州镇西关。隋开皇九年(589年)始建。宋、明时扩建和重修。清康熙四十一年(1702年)毁于火,十余年后修复。面积1.8万多平方米。南部为结义园,由牌坊、君子亭、三义阁等组成。北部为正庙,分前后两院,自成格局,又为统一整体。主要建筑有御书楼、崇宁殿、胡公祠、钟亭、春秋楼、刀楼、印楼等,前后有廊屋百余间围护,布局严谨,规模完整。庙内主体建筑满盖琉璃脊饰和瓦件,属宫殿式建筑。其中春秋楼和崇宁殿建筑尤为精致富丽。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长州

    ①西魏废帝三年(554)改南夏州置,治所在大安郡长泽县(今内蒙古鄂托克旗东南城川古城)。隋大业三年(607)废。②隋末沈法兴置,治所在今浙江长兴县南古城。唐武德二年(619)李子通据其地。武德四年(6

  • 杜州

    唐置羁縻州,属巂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区东境大凉山地区。后废。

  • 寒同山

    在今山东莱州市东南十五里。俗名神山。《元和志》 卷11掖县谓 “掖水出县南三十里寒同山”。

  • 信都国

    西汉高帝置,治所在信都县 (今河北冀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河北冀州、深州、武邑、枣强、衡水、南宫、景县等县市及山东德州市的一部分地。景帝二年 (前155) 改为广川国。五年 (前152) 改为信都郡,宣帝

  • 定廉戍

    隋开皇四年 (584) 置,属会州。在今四川理县北一百十里上孟乡。唐武德七年 (624) 改为定廉县。

  • 七星镇

    北宋熙宁六年(1073)改七星砦置,属安化县。即今湖南涟源市东北五十八里七星街。(1)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宝山区东部。面积145平方千米。人口1.7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七星村,人口2310。因七星河得名。1

  • 龙泉河

    大石河支流。在今北京市房山区西北。《明一统志》卷1顺天府:龙泉河“源自房山县大安山下,西南流与琉璃河合,河宾有金盘宁宫”。

  • 延庆观

    在今河南开封城内汴河之北、浚仪桥之西。北宋宣和元年(1119)为纪念道教的一个支派全真教开山祖重阳真人而建。原名重阳观。金末废毁,元初重建, 赐名“大朝元万寿宫”。明洪武六年(1373)改名延庆观。现

  • 太乙山

    即终南山。今陕西省秦岭山脉。古山名。又作太一山。又称周南山、地肺山、南山。即今陕西省秦岭终南山,一指今秦岭主峰太白山。

  • 勐 (猛) 翁

    明代属车里宣慰司。即今云南勐海县西勐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