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西溪

西溪

①当今江苏东台市西南泰东河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3泰州:西溪“西接运河,东通角斜河。一名晏溪,以宋晏殊尝监西溪盐仓也”。

②一名徽水。即今安徽宁国县西南西津河,为水阳江上源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8宁国县:西溪在“县西五里。亦曰西津渡。源出笼丛山,北流合诸山溪之水,亦谓之徽水……至五河渡合于东溪,二溪上流皆浅涩,近县境仅容小舫,合流而后,始可以航矣”。

③在今福建长汀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8汀州府长汀县:西溪在“府城西。源出府西北,地名大原,流经杉岭,亦曰南拔溪。宋治平中,筑城堑壕,砌石陂引水入焉。下流分二派,皆入于正溪(汀江)”。

④即今福建同安县之西溪。《清一统志·泉州府》:西溪“在同安县西门外。源出安溪县西南山中,流入县西北界,汇诸溪水,南抵西安桥为西溪。又绕县南至铜鱼桥,与东溪会,东南流入海”。

⑤即今福建武夷山市西北西溪。《清一统志·建宁府》:西溪“在崇安县(今武夷山市)西北。亦名西北溪。源出分水岭,东南流,合温林、寮竹、观音寨诸水,又至县西北十里,支分为陈湾陂,又东经县城北,与东溪合为大溪”。

⑥在今浙江杭州市西。宋《咸淳临安志》卷36:“西溪在武林山之西。”《方舆纪要》卷90杭州府:西溪“络以小河,又北汇余杭塘,合于运河”。

⑦在今湖南衡山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0衡山县“茶陵江”条下:“又西溪在县西二里,东入湘水。或谓之鲰溪。”

⑧在今广西阳朔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7阳朔县:西溪“源出县西北云源山,曲折流达明珠洞前,入于桂江”。

⑨在今云南泸西县城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5广西府:西溪“在城西。《志》云,师宗州诸水多伏流于地,至阿庐山洞始出而为溪,流经府城西,环抱城南,与东溪合,下流入于矣邦池”。

⑩在今陕西华县西南。为渭水南岸支流。《旧唐书·昭宗纪》:光化元年(898),车驾在华州,“帝幸西溪观竞渡”。


(1)水名。(1)又称龙江。九龙江干流之一。在福建省南部。源出博平岭,流经龙岩、华安、南靖、漳州等市县,至龙海市汇北溪后入厦门湾。长132千米,流域面积 3419 平方千米。下游建有大型水利工程。(2)在今陕西省华县西。为渭水南岸支流。唐光化元年(898年)昭宗幸西溪,观竞渡,即此。(2)集镇名。(1)在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北部。地处溪流西岸,故名。西溪乡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 1340。产稻、茶叶、兔毛、柑橘、油茶籽等。有杂木加工厂等。公路通丽水。(2)在浙江省庆元县南部。龙溪乡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 1100。因溪得名。产稻、木材、茶叶、毛竹、香菇。有高岭土矿。为岗西公路终点。(3)在江苏省东台市西南部、三角圩河汇入泰东运河处的北岸。属东台镇。人口 3500。汉唐为煎盐灶地,以其居海岸沙堤西侧溪水畔得名。宋初设西溪盐仓,晏殊曾监此,又名晏溪。产稻、小麦、棉花。有工艺美术品、船舶修造等厂。通班船、客车。自汉建东、西广福寺,历代建庙宇亭台甚多。1985年修复泰山寺,每年4月举行庙会。沿河延伸。地下有两层古街巷遗迹。村西南有唐建海春轩塔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武德场

    唐乾符间 (874—879) 置,治所即今福建长泰县。明嘉靖 《长泰县志》 县沿革: “本南安县武德乡崇教里,唐乾符间邑长张思进置场一所,以便输纳,因乡为名曰武德场。” 文德元年 (888) 改名武胜

  • 浏阳口

    又作浏口。在今湖南长沙市北,为浏阳河入湘江之口。《水经·湘水注》: 湘水 “北过临湘县西,浏水从县西北流注,……湘水又径浏口戍”。《资治通鉴》: 五代梁开平元年 (907),马殷遣 “黄璠帅战

  • 臭李子沟

    即今吉林敦化市西北秋梨沟镇。清光绪《吉林通志》 卷15敦化县 《屯镇》: “西北四十里臭李子沟。” 吉林至敦化铁路经此,设秋梨沟站。

  • 门扇峡

    在今湖北巴东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8巴东县“东奔峡”条下:“门扇峡在县西三十里,夏秋水泛,涡漩极险。”

  • 阿头山

    在今湖北襄樊市西。《续汉书·郡国志》南郡襄阳县:“有阿头山。”《后汉书·岑彭传》:建武二年(27)讨秦丰,“彭乃潜兵渡沔水,击其将张杨于阿头山,大破之”。

  • 上洛口镇

    金置,属历城县。即今山东济南城北十二里洛口集。古镇名。金置,在今山东省济南市北洛口。《金史·地理志》:“历城镇六:盘水、中宫、老僧口、上洛口、王舍人店、遥墙。”

  • 肃远堡

    北宋置,属镇戎军。在今宁夏固原县境。后废。

  • 宝通州

    元泰定四年 (1327) 置,属顺宁府。治所在今云南云县。明洪武十五年 (1382) 废。元泰定四年(1327年)置,治今云南省云县境。属顺宁府。辖境相当今云南省云县。明洪武十五年(1382年)废。

  • 塔哈卫

    明置,属奴儿干都司。在今黑龙江省呼玛县西呼玛河支流塔河流域。后废。

  • 龙安郡

    西魏改北阴平郡置,属龙州。治所在龙安县(今四川江油市东北小溪坝镇北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江油市东北地。北周改为静龙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