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西岳庙

西岳庙

又称华岳庙。在今陕西华阴市东北五里岳镇东端。是历代帝王祭祀西岳华山之处。原庙系汉武帝时所建,称“集灵宫”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华阴县:“太华山在南,有祠。……集灵宫,武帝起。”在华山脚下黄甫峪口。北魏兴光元年(454)迁建于此,改名西岳庙。历代均有修茸。现存为明清建筑,有灏灵殿、金天门、灵星门、午门、灏灵门、五凤楼、万寿阁等。1988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
(1)古迹名。在陕西省华阴市华山下5千米之岳镇东端,西距华阴市约1.5千米。据县志载:庙建于西汉武帝时,北周天和二年(567年)及唐开成元年(836年)均曾重葺。北宋建隆二年(961年)又大修。明、清两代更多次修葺。建筑极为宏伟,特别是金城门和灏灵殿,气势壮丽,历代帝王来陕,多在此驻跸。庙内碑石很多,现存的有北周时的华阴庙碑、北宋程琳谒祠题刻、明嘉靖重刻唐玄宗御制华山碑铭、宋刻郭宗冒书太华山记石幢、明刻华山图、明嘉靖重修西岳庙碑和清乾隆帝御书“岳莲灵澍”等。1997年后修复了庙周城墙、五凤楼、万寿阁、望河楼等建筑。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(2)区片名。在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东南部。东起双龙桥,西至西昌路;南至环城南路,北邻土桥村。明、清建有西岳庙(1952年已拆除),是昆明五岳庙(东、西、南、北、中岳庙)之一,附近多为农田。1949年解放后,逐渐发展为居民区,以庙得名。是市区西南部居民较密集,商业较繁荣的地区。

西岳庙棂星门


猜你喜欢

  • 浮浓岭

    又名附农山、芙蓉山。在今安徽无为县北六十里。为巢湖市、无为县界岭。《水经·沔水注》:“江水自濡须口又东,左会栅口,水导巢湖,东径乌上城北,又东径南谯侨郡城南,又东绝塘径附农山北。” 《方舆纪要》 卷2

  • 耶婆提国

    即古之叶调国。在今印度尼西亚爪哇、苏门答腊二岛。是古代中西海上交通线上的要地。晋义熙七年 (411),我国僧人法显从师子国(今斯里兰卡) 东归时,曾经过此地。见 《佛国记》。

  • 南董镇

    即今河北藁城市西北二十四里南董镇。清康熙 《藁城县志》 图: 西有南董村。在河北省藁城市中部,南临滹沱河。面积45平方千米。人口4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南董,人口 3200。元初中书丞相董文炳故里,因名

  • 新甫山

    在今山东新泰市西北四十里。《诗经·鲁颂·閟宫》: “新甫之柏”,即此。相传汉武帝在此封禅,建离宫于其上,遂改名宫山。古山名。即今山东省新泰市西北莲花山。《诗经·鲁颂·閟宫》:“新甫之柏。”即此。相传汉

  • 汃水

    亦名三水河。即今陕西旬邑县东南马栏河、三水河。《清一统志·邠州》:邠水“在三水县南。源出鄜州宜君县竞窝山,西南流径县城南,又西南流四十里入泾水。 一名师水。又名三水河。灌溉所资也”。

  • 大司马镇

    即今河南武陟县西南三十四里大司马村。《清一统志·怀庆府二》:司马城“晋司马氏所居。其乡有司马村”。

  • 婆览县

    ①唐武德元年 (618) 置,属羁縻涂州。治所在今四川汶川县西南。后废。②唐置,属羁縻应州。治所在今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南。后废。古县名。(1)唐武德元年(618年)置,治今四川省汶川县西南。属涂州。后

  • 迎春桥

    在今四川双流县东。清嘉庆《四川通志》卷31双流县:迎春桥,“《县志》:在县东二里。省南冲衢。北源新开河,南合杨柳河。乾隆七年重修”。

  • 狮子林

    又名五松园。在今江苏苏州市内东北隅。元至正二年 (1342) 天如禅师为纪念其师中峰禅师而建菩提正宗寺,后改称狮林寺。狮子林即寺后花园。中峰禅师曾结茅天目山狮子岩,园中怪石又多类狮子,故名。明清以来,

  • 南安郡

    ①东汉中平五年 (188) 分汉阳郡置,治所在䝠道县 (今甘肃陇西县东南三台乡)。 辖境相当今甘肃陇西县东部及定西、武山二县地。隋开皇三年(583)废。②南朝宋置,属益州。治所南安县 (